美文网首页读书散文
<<鹅鹅鹅>>|终南山上一朵云

<<鹅鹅鹅>>|终南山上一朵云

作者: 李疏朗 | 来源:发表于2018-04-09 15:37 被阅读309次
张二冬新作<<鹅鹅鹅>>

        旧年曾读张二冬处女作<<借山而居>>,它在万邦书店桃红柳绿的书籍里显得格外与众不同,随手翻翻竟爱不释手,被他书中勇敢放下羁念、淡然归隐林泉的决绝深深吸引。近日听说新书上架,立即购之,孜孜以读方解数日相思。

        一个人,一声轻啼叩问尘世,作为一个自然人被父母亲族哺育教化,终于长成一个可以自食其力的社会人。他在文明的世界里历练,羽翼渐丰,棱角全无。他整日在钢筋水泥灰白色的丛林穿梭,偶遇几株人工培植的花木,皆是被园丁精雕细琢,枝枝叶叶都伸展得谨慎又优雅,毫无野趣,像极了处事不惊的他自己。镜子里,那个笑容得体的人是自己,满脸恳切与从容也藏不住别扭的刻意。

      “每天做过的事超过三件就会有压迫感。”二冬如是说。我想这也许是所谓的“道”吧!闲庭信步,不慌不躁,方乃佳作之气场。我们的日常,是从一睁开眼就忙得脚不沾地,忙到夜里入睡前仍思绪乱飞,一天之中倒是干了很多事,只可惜太累太满,毫无整合、消化的时间与精力。即使挥手写几行干瘪的文字,那文字也早已在积年的忙碌里挥发掉了灵气,像一堆昏黄的枯草,狂风一卷便又是漫天浮躁。可见,奇思妙想从来不造访惛惛者,月满则亏,琐碎满则思绪空荡。

        田园生活之美,在于它的真、慢、寡。二冬园子里的一畦蔬菜,洒上一把盐,略微一拌,就是人间美味。寡淡的调味方可凸显蔬菜的原味。人在寡淡的生活中,更能品味到大自然的隽永。仿佛二冬吃的不止是时蔬水果,更是将四季风雨全然吞下,一吐一纳、一声赞叹、一个饱嗝,皆为道。

        城市生活的便捷给人类创造了舒适的栖居之所,现代文明更让人类体会到高高在上的王者殊荣。舒适到钝人心智,舒适到淡化季节,舒适到慵懒、挥霍、迷失自我,是为祸。张二冬在<<借山而居>>中详细描述过终南山的冬天,那冷入骨髓的疼痛和水米未进的饥饿反给他一种快乐和清醒。自省,是人在穷途末路之中愈发升腾起的高贵人格。二冬首先看清了自己,进而学着看清自然轮回,看清风云变幻。古人常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又何尝不是在安乐之中窥探生之禁忌,触碰到人性不可预知的底线之后再渴望那份来自极端穷困的强烈的自省。物质的极度匮乏造就了精神的极度活跃;生活的安逸舒适反而成了滋生慵懒的温床,让原本可以思考的翅膀早早退化成圆润的肩膀,扛不起半点思维的苦痛。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把农村生活过成诗,就是田园。然而洒脱一如张二冬,亦难逃邻里间鸡鸣狗盗的苦恼。我们在灰色丛林里忙碌终日,拖着疲乏的身躯辗转,却在公众号里瞥见张二冬家门前的杏花白的耀眼,心中不免泛起一阵难以掩盖的嫉妒:何时归故里,亦烹茶煮酒,对月赏花,畅叙幽情。殊不知张二冬的嘉陵刚刚罢工,张二冬的院子刚刚被陌生人偷袭,张二冬家的鸡蛋莫名其妙被人收走,张二冬的狗刚刚被别的狗咬掉一只耳朵……凡有人处,皆是江湖。前些年流行几句打油诗: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农村路也滑,套路更复杂。虽为笑谈,但可见人心叵测随处皆是,究竟该如何识别,横看成岭侧成峰而已。

        圣人讲:“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隐逸的形式千变万化,但近年来竟被人们演绎得浮夸至极。桃花树下,着汉服回眸一笑;雨滴梧桐,抚古琴蹙眉摆拍;四方庭院,兰花指煮茶论道……太过注重修饰而疏忽了隐逸的本身,是为假。就连学美术出身的张二冬也承认自己在庭院构图上太过讲究而显得刻意,所以隐逸隐的究竟是什么?恐怕许多自称隐士之人仍未参透。大隐之人,是耐得住大寂寞,受得住被世界遗忘的孤独的。当今时代,无论你走到哪个山头,打坐修炼几个七七四十九天,只要你手边有手机,手机里有微信,隐逸就立即降格为伪装。虽说古人走终南捷径的目的亦为成名成家,但从提高个人修为的层面来讲,隐遁是为了避世、修身,是在清苦的生活里参悟、自省,而参悟和自省的过程是无需被围观,更无需围观他人的。由此看来,而今的所谓隐士里,有几人是真隐士?与其如此,不如张二冬一般开口闭口“我们村儿”,甚接地气。不标榜,不刻意,不炫耀,不浮夸,是为隐。

        在这个最好的时代,无人能摆脱网络的干扰,更无人能抵御网络的便捷。就像我们都羡慕田园之乐,却极少有人抛家舍业归隐山林。苦恼的农村人,挤破脑袋窝进城市鸽子笼里,半生风雨半生消磨;苦恼的城市人,偶得一个轻松的周末,结伴闻几缕花香,赏一次日落。如此说来,众生皆苦,唯有自渡罢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鹅鹅鹅>>|终南山上一朵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tyi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