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一般化:识破“盲人摸象”的局限
人类遭遇偶然性的伤害后,会逃避整一类的事情,这种现象叫作“一般化”。
(1)以偏概全
以偏概全,就是把单一的事件一般化,就像盲人摸象故事中的盲人一样,把局部当成整体,话语中经常出现的用词是:总是、永不、每一个、没有人。
领导对下属说:“你总是迟到。”也许这位员工迟到了几次,大多数时候是准时的,但领导把个别的迟到事件一般化,这样对员工来说,后果就很严重了。对于这种一般化的负面框架,我们该如何回应呢?只要找出相反的例子,一般化就不成立,框架自然就被破掉了。“领导,对不起,我最近是有几次迟到,我以后一定努力准时。不过我大多数时候都是准时的啊。”
(2)能力限制
能力限制,就是在话语里有明显的限制性信念,让思想陷入困境之中,因而限制了行为的选择性。
能力限制分为“可能性能力限制”和“必须性能力限制”两种。可能性能力限制常用词有:不可能、不可以、不会等。比如:“我们之间是不可能的。”“你不可以创业,你创业是不会成功的。”“我不可能成为有钱人。”……如何化解这些限制呢?只要你能找出限制的原因,并挑战它,你就能从限制的框架中跳出来。
“是什么让你这样想?
你尝试过了吗?
没试过你怎么知道不可能?”
“是什么让你认为我不可以创业?你认为创业有标准吗?”
“是什么限制了你成为有钱人?”
(3)遗失说话者
在做出价值判断时,有些话并没有说明谁说的,以及他为什么这么说,这些话会显得像真理一样不容怀疑
“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无商不奸。”“有钱人都不是什么好人。”
“学历低的人做不成什么大事。”
要破掉这些框架很简单,只要把被隐藏的说话者找出来,并挑战其权威性就可以了:
“这话是谁说的?在什么背景下说的?他说的就是对的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