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崔玉涛分享的《育儿基本》,收获颇丰。
育儿基本说到这儿,首先需要自我检讨,在小朋友还小的时候,就开始关注崔玉涛,当时是在微博上,把他对于孩子各种问题的解读都用心的一个个的看,在当时确实减少了我很多的焦虑,也为我之后孩子的看护,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在樊登读书上看到他的课程,一直就不想在学习,其实一种认知在里面:我可能现在不需要;也或者是把自己的一知半解当做了知晓吧。
早上送走孩子,无事可做,就当消遣地听着,却又让我从整体上,对于养育有更深刻的认识。所以,生活中应该减少一些自以为是,也应该减少一些印象主义。
《育儿基本》从两个层面来说:父母该怎么做;孩子该怎么培养。
对,在养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少一些“我是父母,你就需要按照我说的做”,更多的是:我首先需要做到什么,这样的认知是很重要的。当我们还固守着以自己的成长为蓝本教育孩子,那很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家长需要做到:不断成长;充分尊重;平等交流;有效陪伴。
首先不断成长。我们学习的过程是循序渐进,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等修炼十几年才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深入,逐渐丰富;我们在参加工作后,也是经过五年,十年的修炼,才感觉认识更深刻一些,更得心应手;如果说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没有成长,那绝对是跟不上孩子成长的节奏的。
不断成长中,我们要适应孩子的整个生长发育的状况。崔老师举例说明:有些家庭随着孩子逐渐的成长,需要关注发育的时候,还在关注吃得如何,营养能否跟上。这很明显家长没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成长。
在我们教育生涯中,遇到更多的是:我孩子小学时,成绩优秀,怎么初中就倒数了?
在小学时,我们仅仅看孩子的成绩,而对孩子学习过程学习习惯,学习深度关注不到位,常常满足于成绩的可以,没有发现问题,当初中随着科目的增多,学习任务的加重,学习品质的问题暴露出来了,又显得突兀。其实这种突兀在平时的学习中可以观察到,也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得到改善或缓解,但这些机会可能也被我们的没有成长,不能察觉而逝去。
遇到的最多的第二个问题:孩子进入青春期了,也不敢管了。
青春期,好像是大家都知晓的词,但很多也仅仅是知道这个词,从而把它当做洪水猛兽,避而远之。要知道我们更需要知道的是: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我们如何引导更有效?我们如何陪伴孩子更好的度过青春期?
但,我们缺少的就是再把问题深深地思考一下,好好的想一下答案。
所以,我们可能会在青春期孩子出现各种问题时,束之高阁,非常头疼,但结论是不好管。所以孩子的问题可能会越来越严重,我们越来越没有办法。
所以,陪伴孩子成长,显得异常重要,思考孩子面对的各种问题如何更好地解决显得异常重要。
成长,也不应该有所停顿。孩子上小学时,突然间焦虑情绪多起来,不能更好的思考和心平气和的引导,所以弄得孩子进步很慢。自己也很痛苦。
我也要把自己的成长补充上去!
充分尊重 、平等交流、有效陪伴
更多的我需要从这些必须中,反思一下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感觉之前学的那么多的理论知识没用了,从孩子嘴里面经常说出来的词语中也可以知晓自己平时和孩子交流过程中哪些词语用的比较多:你必须…我数五个数…快点,不行的话,后面活动取消…去不去,今天晚上别再跟我睡了…
这可能就是自己没有成长,自己无能的表现吧!只能用强制、威胁的方式解决问题。尊重和平等更是无从谈起。
有效陪伴,上学之后,更多的陪伴就是作业,回家更多的问话也变成了:今天学了什么。显得苍白而无聊。
想想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也会感觉压抑和难受吧!
那,是不是我们学的理论真的没用!我们走着走着就有跟着自己的感觉走了?
现实的生活可能比理论更加的复杂,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和修缮。大到各个方面的培养,小到一句话的引导。
感谢时间,能让我及时反思到问题,并深思解决方法。
在孩子方面,要学会自主。自主生活、自主阅读、自主学习、自主情感。
感谢自己一直不断学习,虽然各方面仍需不断完善,但终究还是越来越好。
对于自主生活这一块儿还需要更加注意。之前一直以自己比较忙,把这块儿的事情交给奶奶,结果奶奶照顾精细,自主生活能力有待提升,经过假期我对她得磨砺,现在好很多啦!还得再接再厉!
阅读是从孩子不到一岁,坚持到现在。目前需要突破的是自己阅读。
自主学习,还需要磨砺,假期里面每天安排的任务,完成的还算可以。需要关注的就是学习专注力的提升。
自主情感,平时比较关注,还算可以吧!
值得说明的,自主阅读内容书中的意见,感觉挺好的:少让孩子读心灵鸡汤类的书,少让孩子读名人故事,从生活常识开始,就讲特别简单的事情开始。
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多一份儿用心,多一份反思,多一点儿办法。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快乐健康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