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说干的
屏的问题,我觉得没有人重要,但是会是未来标配。
最后的投资境界,我觉得第四重可以跑出轻资产的快公司,做大学补充教育的,培加训
第三重那个屏的,起手太重了,投资太大。没这个资源禀赋
第五重的,个人觉得也是没有资源禀赋,适合大公司,大手笔,大的教授团队
产品人琢磨教育,就是该做质量和体验,k12那些,虽然挣钱,但是基本不看
国家现在也倡导教育质量。
其实做产品有个规律,越是起手找到关键点,一个轻点,慢慢孵化,就能撬动其他利益相关方一起,然后绑的利益体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后面就是招人的问题了
一个创始人,初期就是洞察到这一点,专注A轮以前的产品打磨方法和孵化方法
起手特别重的那些,大投资那些,都是基于当下思考,基于当下模式,没有孵化未来的脑袋,三年后会被一个慢慢孵化未来的公司绑走合作伙伴。人才能闻出不对的味道,不愿意去,最后能招到的人看似履历牛逼,没有坚定的理想,都是奔着钱去的,顺风顺水时可以,稍有挫折团队内部先撕
如果每个行业都可以重资产投入再回报,那么联想 摩托罗拉在手机业的资源禀赋是最好的
福特 柯达在原产业的资源是最好的
而且做产品,要顺应用户,现在教育的付费者是家长,他是急功近利的,那么就顺应他的急功近利,找到教育和家长目标契合的场景,就是大学,大学教育90%为了就业,家长也为了就业,学生也为了就业,教就业知识的同时加些前卫的教育,是最容易让人接受的,大学生也愿意尝试,高中生初中生不敢。
在大学证明自己的教育体系后,再看高中初中小学 那是四年以后得事了,很有可能是收购完成的
说到收购,挣快钱的公司会上市,然后迅速收购一些公司,
真正有独立教育理念的公司,不会同意收购,因为人家就不是奔着上市去的
人家知道怎么把教育理想一步步落地
最后挣快钱的公司,只能收购一些没有独立教育理念的地方公司
这其实是一个弱弱结合
有独立教育理念的公司,会像未来的 苹果,无印良品,作品质,有地位选好学生, 出好成绩
有行业发言权和定价权,甚至国家会参考他们的教育实践
至于弱弱结合的公司,又会走回大工厂的老路,因为长远看,好学生被抢走了,出不了成绩
这个长远,基本就是品质公司做出成绩的时候,
一年孵化一届大四学生,两年微调模式,回访
第三年扩大招生,训练复制能力
第四年基本就可以更大规模招生了
不要小瞧新的企业家和投资人 孵化体系的能力,企业家现在可以借鉴的案例太多了
投资人专业就是搜集规模化案例的
所有复杂系统,就算是人对人的培训体系,动脑子的人也能切分来培训,
评教育投资大趋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