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只思考而不写作,那么你只会认为自己在思考。”——莱斯利·兰波特
这一刻是被这句话触动的,特别希望自己真正学会思考,常常思考。
最近读书,进行中的是香帅的金融学讲义,有点难懂,进度很慢,昨晚索性不会逐行逐句来读了,浏览一整页若不懂便就不懂吧,捕捉到一字半句似懂非懂,也好过放弃吧。
昨晚睡前没忍住换一本书翻开,蔡磊的相信,才读三十页,过了凌晨十二点,无论如何都是要睡觉了,要以健康为重。
说来说去总是流水似的记录,久不提笔,大脑就成了空的,看书时的热血沸腾,醍醐灌顶……都会在睡一觉之后变得平静,毫无波澜。有人说要学会放空自己,而我觉得没必要,因为人是最善忘的,无需特别学习,本就不会主动且大量的存储,再谈放空,那不真成了一副空皮囊。
我很讨厌小视频,觉得这种收割注意力的形式太过分了,全民深陷其中,许多三观不正的内容在蜂涌呈现,消耗着手机屏上大量的精力,而人的精力注意力都是有限的,都用在垃圾堆里了,怎么能创造美好生活呢?
有一天和同事闲聊,说起聚餐时另一位同事脱口而出的一句诗词: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都一起感叹果然还是要多读书,不然别人随口而出的一句话,我们都可能听不懂,最关键的是我们的工作环境是相同的,被这种不经意的对比碾压,是没有机会给自己找借口找理由的,至少餐桌上发生的那一刻,自己会受挫……
就是那次,我也跟同事们开玩笑的说,读书是滋养人的,而刷小视频是消耗人的,其实这也是对咱自己说的。平常的日子里,时间最容易就这样被小视频塞满了,容不下思考和成长。
思考该有载体,写作就可以是这个载体,通过一次一次的梳理,记录,表达,我们思考过的东西才会真的被自己认识,非常具象的那种认知,就像有些道理我们以为自己懂,可真要你写出来,用文字表达清楚,让原本不懂的人看懂并理解,这是相当相当难实现的标准,你我普通人这一生都未必能达成。
落实到我们自己的经验,写下来的东西一定要比想过的东西更容易留在大脑里。就连记录的日常流水也是更深刻了一点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