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星河转[1],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2],起解罗衣聊问[3]、夜何其[4]?翠贴莲蓬小[5],金销藕叶稀[6]。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7]。
【注释】[1]星河:银河的别称。杜甫《阁夜》:“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2]枕簟:枕头上铺的凉竹席。泪痕滋:泪越流越多,泪痕也在枕簟上蔓延开来。滋:滋长,蔓延。
[3]聊:姑且。
[4]夜何其:夜已到了几更。《诗经·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其(jī):语助词。
[5]贴:通“帖”。将做好的图案缝帖到衣裳上面。温庭筠《菩萨蛮》:“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6]金销:指旧衣服上金色的图案色泽淡褪。销:褪落。藕叶:这里指帖到衣服上的图案。
[7]旧家:从前。
【评析】银河流转,又到了秋凉生枕季节。深夜帘幕低垂,泪水“断脸复横颐”,浸湿了“枕簟”。词人再也无法在冰凉的簟席上安卧下去,只好“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词人在无眠中起床来到户外,所见的是“莲蓬”枯小,“藕叶”稀疏。面对的“天气”和身披的罗衣,都与南渡之前赵明诚在身边时相似,只是眼前人去楼空,物是人非,词人的情怀已变,再也没有旧日的好心境了。结尾连续用三个“旧”与“时”字叠用,渲染出一种今昔对比的强烈效果,也显示出词人流转如珠的语言风格。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1]。乍暖还寒时候[2],最难将息[3]。三杯两盏淡酒[4],怎敌他[5]、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6]。憔悴损[7],如今有谁堪摘[8]?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9]?梧桐更兼细雨[10],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11],怎一个、愁字了得[12]?
【注释】[1]凄凄惨惨戚戚:指心境的凄凉、愁苦、悲伤。戚戚:忧伤的样子。
[2]乍暖还寒时候:冷暖不定的季节。张先《青门引》:“乍暖还轻冷”。一年之中,有春夏之交与深秋季节是“乍暖还寒时候”,根据这首词的下文所写,这里指的是深秋时节。乍:突然,骤然。
[3]将息:唐宋时方言,休息、保养之意。文莹《玉壶清话》卷八载:宋初武将党进,好附庸风雅,曾对皇帝说:“臣闻上古,其风朴略,愿官家好将息。”并称这是学读书人“掉书袋”。
[4]淡酒:薄酒,酒味不浓的酒。
[5]敌:抵挡。
[6]黄花:菊花。
[7]损:极点。指憔悴已极。
[8]有谁:有何,有什么。堪摘:可供采摘。
[9]怎生:怎么。生:语助词。得:到,捱到。
[10]梧桐更兼细雨:用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
[11]次第:犹言光景,情形。
[12]了得:概括完毕。
【评析】词人在下意识中开始寻觅,结果是如梦初醒,感觉到周围的“冷冷清清”。于是,“凄凄惨惨戚戚”的悲苦意绪便汹涌而来。“乍暖还寒”的不适,“三杯两盏淡酒”来抵寒,都是恶劣情绪的作用。词人转而浏览景物,意图排遣愁绪。然仰望则见辽天过雁,俯视则见满地残菊。词人越发感觉到度日如年了:“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北方人特别不习惯南方的连绵细雨,异乡独特的环境景物,提醒着词人背井离乡的难堪。细雨连绵不断下去,今夜又将是一个失眠的夜晚。结句恰如其分地写出了词人“守著窗儿”,越想安宁越得不到安宁,越想摆脱越无法摆脱,思绪万千、心潮翻滚的特定心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