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摄影散文
心随春夏(四十四)

心随春夏(四十四)

作者: 倚然君 | 来源:发表于2021-04-24 17:02 被阅读0次

        此次扬、泰之行,除见识地处江北、却似江南的地理人文,真切感悟泰州古街、凤城河、老街;扬州瘦西湖、个园、京杭大运河扬州段、世界园艺博览会、大明寺等著名景点,还邂逅相识几位同龄人。虽一面之交,相识即是别离,却留下知己、知音的美好印象。

        一位是在午后游历泰州稻河古城街区时相遇,人在古街深巷转悠,悠扬笛声飘然入耳,还带有丰富的伴奏共鸣声。仔细寻觅这笛声来自何处,好像是宅院楼阁里传出,又或者是深巷的那头飘来。是真人吹奏还是录音机里播放,一行四人各有猜择却难以明辨。一路优美笛声忽近忽远伴随,人也如同在六百多年时光隧道穿越,最终落脚街区花园亭阁内,见一位老者横笛吹奏,神情飞扬,旁边还摆放好几只长笛、短笛备用。吹奏间歇一番聊谈,知晓老者年过六旬,自幼喜欢吹笛,并无专业背景。没退休时在单位是文艺骨干,退休后又成为社区艺术团积极分子,除了做家务、带孙子,得空便喜欢吹笛,一吹就入迷啥烦恼都抛在了脑后。虽是初次见面,因为同龄人的缘故,聊起天来毫无陌生感,还顺便给他的演奏录了视频、拍了照片。遗憾的是走远了方才想起忘了互留名姓。另一位是在扬州博物馆内认识,一路观赏行至三楼,老伴在前直呼我过去,只见长廊一溜桌椅摆放,坐首席儒雅老者埋首书写,完全进入到物我两忘之境。也是趁着驻笔间歇与先生简单交谈,知其出生世代书家 ,从小耳濡目染着迷书法,一辈子笔耕不缀,如今虽年近七旬,每天书法时间仍保持在八、九个小时。问先生长期伏案身体如何?尤其是眼目、肩颈可好?先生淡然笑答还不错,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状况。再看先生腰板挺直、目光如炬、神情超然。这一次我和先生互留了微信,合拍了照片,非仰慕虚荣实心存敬意。先生姓芮名名扬,1955年生人,祖籍扬州。

      扬州泰州之行,有缘相识者不少,有的擦肩而过、有的相逢一笑,有的三言两语。有朋友问我对那边的人感觉如何?我感觉在改革开放的社会里,地域性差异越来越小,人的自尊自信越来越成为普遍。如果非要让我说点感觉,扬州、泰州人心直口快、热情大方,确实好亲近。

相关文章

  • 心随春夏(四十四)

    此次扬、泰之行,除见识地处江北、却似江南的地理人文,真切感悟泰州古街、凤城河、老街;扬州瘦西湖、个园、京杭...

  • 心随春夏(八)

    晨七点刚过,开启川藏之旅,十二名游客再加导游、驾驶员,二十三座中巴车并不局促。当日行程四百余公里,从成都经...

  • 心随春夏(三十)

    偶尔在生活中能够遇见“较真”的人,为了丁点大的事不依不饶、上纲上线,把本来好好的人际关系氛围,愣是弄得个紧...

  • 心随春夏(四十)

    网络时代的出门人,没必要处处见外把自己当客人。有了手机在身去哪到哪、想吃什么要去哪吃、哪里好玩选择啥交通...

  • 心随春夏(二)

    北方这几天强沙尘暴天气,从网络图片看有点遮天蔽日。我此刻所居住的成都则是晴天丽日,今天高温猛地窜到了24度...

  • 心随春夏(三)

    赴约一周前高寿92岁表嫂邀请,乘坐公交100路、历经38个车站,从城西北到达城西南的省教科所。表嫂的称呼是...

  • 心随春夏(十一)

    昨晚夜宿雅江,一个身处高原在两山夹缝中生存的县城。到达的时间稍晚,导游安排次日六点要出发,弄得一帮大爷太婆...

  • 心随春夏(十五)

    昨晚住宿距波密县城约三公里的巴卡村落,很恬淡、很美好,背靠巍峨雪山、前有清澈河水流淌,村寨里有油菜花田、有...

  • 心随春夏(十三)

    昨日下午五点到达西藏昌都地区左贡县,天不晚艳阳还挂在往西的天边,海拔高度达到3765公尺,人开始出现缺氧的...

  • 心随春夏(十九)

    前天下午到拉萨,受到当年的忘年交盛情款待,去了著名的藏餐馆,烧烤牦牛肉、羊肉串、青稞酒、酥油茶、藏式点心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随春夏(四十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udlr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