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在媒体访问时谈到,对离开的员工再返回来工作时,绝不会再被录用。
她认为当初离开,说明对这份工作已经不再有热爱的程度,那么再回来上班,就觉得太轻易得到了机会,就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所以她不需要这样的员工。
还有些离开的,是当初被别的企业收买,但到了那边却做的不好,做不起来,又想回来,那这种思想开小差的,是想贪企业的便宜,所以也不会收,要把更多的机会留给更优秀的人才。
在一个讨论区里,谈到“辞职后又回到原单位上班,丢人吗”这个话题里,至少有百分之六十的人讲“不丢人”。
他们更认为,原单位能接收你再回去,说明是对你能力的认可。原领导的大度,也让他们更加重视这份工作,在熟悉的环境里,熟悉的工作,熟悉的同事,不需要再花精力去面对陌生的面孔和老板。所以内心还是更愿意好好为原单位付出的。
可见,用董明珠的话讲,“人各有志,人离开了,每个人都要对自己负责。”
那么,在他们看来,选择再回来,也是对自己负责的一种态度。
为什么董明珠会有这么严苛的制度来约束员工,与她自己的付出也不无关系。
首先董明珠认为,有了权力,不是你比别人享受的更多,而是需要你比别人付出的更多。
在这个位置上,你根本不能讲亲情,朋友,同学什么关系,你都要把它放下。
再则,她讲,对一个人的判断,是看不到他的内心世界的。所以她否认员工离职再回来会更努力的工作。
董明珠讲,“做一个优秀企业的条件,要有创新能力,要敢于挑战自己,要有使命和担当。企业全心定位责任和担当的时候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就像在说每个员工全心定位在自己岗位上时,把那份责任和担当拿起,你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一样。
她讲,“好的企业要成为一个引领者,而不是跟随者。一个真正有价值和未来的企业,要有信念,有梦想,有自信,如果没有自信的时候,只能随波而流。”
就像做为员工跳槽也一样,如果你的信念不坚定,梦想不明确,那么自信也肯定是缺乏的,那么也只能做个随波而流的人。
成为世界五百强,考量的是销量额。她认为如果成为创造者,不是你收入多少。而是给社会的贡献是多少。
在格力,为什么要那么多人搞技术开发。他们研发出来的工作机器人,不是单兵做战成果,而是团队做战。代表了中国制造,是一群平均年龄在28岁的团队研发出来的。她要员工明白,培养人才,没有平台给你你一样没用,她就是要让年青人的智慧释放出来。所以走的人,为了眼前一点小利,不是她要的人。
“只有走自主创新之路,有自主研发队伍,自主管理模式,自己培养人才的机制,有核心技术的掌控能力,因为我们的技术而改变了别人的生活,给人家带来美好和健康。才是企业对社会的贡献。”
讲到个人也一样,需要有创新精神,有自我约束原则,有对自我能力提升的精神,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有给别人带来美好愿望的作为,才是对这个社会的贡献。
“以别人的优势来标榜你的实力,那肯定没有竞争力。所以核心部件是别人的,不走基础研究,怎么可能有自己的路。买别人的东西,买没有了我们的创新力,买没了我们的人才队伍。”
看到别人跳槽你也跟着跳,总跳来跳去,一定缺乏踏实做事的态度,尽管企业再好也不能发挥你的作用。走太多企业,走丢了提升的能力,也走丢了自己的自信。
董明珠讲到,“讲老实话,现在如果有人代替,现在我就退。人终究要退出历史舞台的,但是希望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一笔美好的这种画,而不是一种铺垫。”
你会怎么看待董明珠的讲话呢?或者你认为频繁跳槽对你有益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