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起品味“关中人”的年味

一起品味“关中人”的年味

作者: 海风江语 | 来源:发表于2017-01-27 23:51 被阅读0次

      关中位于陕西中部,人们对过年都特别重视。有句俗话说:“宁穷一年,不穷一天。”年过不好,关中人心里会绾疙瘩,一年都不会散。

一起品味“关中人”的年味

     小时候一踏进腊月,老家人就操心起过年的事了。家大家小,吃的、穿的、住的、用的,样样都得考虑。腊月二十三祭过灶,吃过灶干粮,大家就全身心投入到过年的事情当中去。第一件事扫舍,先扫住屋,再扫灶房和院庭。家里富有,添些新家具,家里穷时,把旧屋家具收拾干净。小时候有些家里要用白土把墙壁整个粉刷一遍,现在一些家里打扫完后,对烟熏火烤破损发旧的墙壁和屋顶,也要用旧报纸旧画报糊上,再在墙上贴上年画。

一起品味“关中人”的年味

     小时候过年最忙,最欢喜的就是赶年集,办年货。我们一天去把县城跑个遍,钱袋是一定要捏紧的,东瞅瞅,西看看,左问问,右砍砍,寻找着自家过年需置的年货。直到集时散时,才肩扛手提,买一大堆东西带回家。夜里回家,仍要盘算着屋里缺的,灶上用的,桌上摆的,门上贴的,灵台祭的,待客吃的,拜年送的,一一过一遍,翌日天一亮,心热地又扎进集市里去。

     而妈妈在家,缝缝补补,洗洗涮涮,新袄、磨白面、燷臊子、炸丸子、蒸盘子……连颠带跑,从早忙到黑。添了盆,增了碗,杀了猪,宰了鸡,割了肉,卖了菜,压了面,蒸了馍,眨眼间到了腊月三十,亲人去世三年之内的挟着黄纸要“请祖先”,去自家祖坟上,坟头压片纸,坟前烧些纸,回来在屋里祖宗灵台前再烧三根香,说是把“祖先”请回家安顿好一起过年。门上挂红灯,门口贴对联,炕头糊窗花,房前屋后,插香祭神、求保平安。晚饭先简单吃一点,然后追父母,父母在身边的,其他儿子带着全家,提着烟酒礼物,或带一道两道新炒的菜,追到父母这边来团聚,父母不在世时,长兄为父,都奔到兄长家团聚。这时父母处或兄长家已早早备下酒席,长辈先给娃娃们散压岁钱,然后男人们上桌喝酒吃菜,女人们围在一起,一边看着电视,一边说说笑笑,孩子们则吃着糖果,拿着花炮跑到门上去放。喝过酒,吃过饭,各自回自家,一家人还要坐在一起,包着饺子,嗑着瓜子,看着电视,熬到大半夜,关中人叫“熬不挡挡”, 说熬过了,来年的财运就挡不住了。

一起品味“关中人”的年味

     大年初一,清早吃的辣子面,叫“拉红面”,预祝一家来年日子红红火火。初一在年炮声中醒来。一大早,大人娃娃从被窝一爬出,换新衣,从头到脚,穿戴一新,一个个袄厚裤肥,圆实了许多。清早或吃饺子,或吃臊子面,第一碗先献给祖先灵前,然后端给父母品尝。饭后走出家门,有些人抢着去附近庙里上新年第一根香,一些家族小辈们则相互叫着,聚成一大群,到族上各家拜年,走到每家,都会摆上水果瓜子热情招待。拜完之后,有祠堂的会涌到本姓祠堂去拜祖先,去的人多,族人会抬出几大麻袋花生枣儿水果糖,见人大把大把撒发。

初二开始走亲戚。待客日子是提前订好的,今天奔你家,明天走他家,舅家姑家娘家姨家,一一走遍。走亲戚要有礼,过去拿的礼都一样,过来过去是包好的两把挂面,如今除过挂面外,有些根据亲戚的关系,再添些烟酒糖茶副食水果什么的。走动中交流感情,送去问候,带来祝福,也互通信息,讲述事业的成功,共寻致富的路子。再轮到自家,一样的热情。有时一天几家待客,全家要分头行动,一个不能漏,都要赶去。“再好的亲戚年头一定要走动,不去会显得生份,而且人家往后也不会上你家来。”关中人这样说。如果实在安排不过来,要么提前打招呼,讲明原因,要么提着礼品“跑亲戚”,即早上吃在大舅家,中午坐在二姑家;或为了不让亲戚等,在中午饭前,一一赶到亲戚家,放下礼品,说明情况,立马走人,如此走完亲戚。家里重点待客多许在初五就待完,初六过后一般待的是灯笼客,娃娃姥姥、舅家爷这时给外甥送灯笼来,因为来客少,吃的喝的本是现成的,相对好待些。还有些没来得及走的亲戚或走得近的老朋友,也会利用这段时间上门来,进行招待。过了初十,这时家里的年味还没有退去,不少家又忙起来,合面发面,蒸起老鼠馍来,这馍形状像老鼠,有鼻子有眼睛有尾巴,两只小眼晴是用黑豆贴上的,肚子鼓鼓的,里面装着炒熟的油面,是为迎元霄节定的。正月十五,村边街头相对热闹,耍社火的一队一队过来,人们蜂拥而至,追着看着,眉开眼笑,分外开心。

一起品味“关中人”的年味

       傍晚吃罢元霄,住窑洞的人家则要在窑顶点上蜡或点亮用萝卜削制的小油灯,小孩早早挑着灯笼出现在门上,大人们则走出屋里看热闹,人们聚在村口路边,看放花,看放大灯笼。那大灯笼用红纸糊的,比人高,像水缸倒扣在地上,下面细铁丝绕的十字中间缠着油丝,地面周围用土拥着,用火点燃,等里面烟雾鼓满,周围人用手轻轻一抬,那风笼就悠悠地飞上天。正月十六,在天黑前,挑个灯笼要把先人送坟上,点亮灯笼插在坟头上,或点根蜡插在坟前。晚上吃摆饭,人们要走出门,在村前村后走动,叫“游百病”, 说是游一游,把身上的病就能游掉。一些上年龄的老太婆,则聚在一块要“送娃娃”,用枕头做个小娃娃,给穿上衣裳,用红布包着,下身用红线线系只红辣椒或红萝卜,说是安了个“小弟弟”, 欢笑着,手抱着,相拥着,送到新结婚的媳妇炕头,希望新媳妇加油干,来年给生个“带把的”。十六过了,年才算过完。

一起品味“关中人”的年味

      过年是关中人最舍得铺张的日子,也是最奢侈的时刻,更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光。穷罢富罢,当家当客;来了去了,有说有笑;上顿下顿,有酒有肉;盘上盘下,有敬有拜;吃了喝了,有滋有味,关中人过年感到活到像“皇帝”一样舒坦。在团聚走动往来中,关中人传递着祖先的美德,融化着生活的艰辛,放飞着心情,加深着亲情,拓展着友情,增强着感情,拉长着幸福,亦活得很是自在。

相关文章

  • 一起品味“关中人”的年味

    关中位于陕西中部,人们对过年都特别重视。有句俗话说:“宁穷一年,不穷一天。”年过不好,关中人心里会绾疙瘩,一...

  • 儿时的年味|味年,品味少年

    今天已是腊月初三,浴室里,浴霸的光明亮却不刺眼,散发出不多的热量,也很温暖。 想着简书上面“儿时的年味”征文,花洒...

  • 荡口|年味的品味

    对于我们城市人来说,过年不过又是一个长假而已,儿时盼过年穿新衣拿压岁钱已然成为了一种回忆。 城市禁放炮竹的规定让这...

  • 年味的关健词

    年味的关健词是:红色,红色,红色;灯笼,灯笼,灯笼;福字,福字,福字;中国结,中国结,中国结。

  • 老夫夫-柜中人

    【柜中人】 老夫夫和对方在一起之后,关北决定和家里出柜,果然不出所料,关爸把举着把扫把怒发冲冠,将关北扫地出门。关...

  • 借味……品味……

    偶一日,做饭,翻冰箱,内有前几日回老家妈妈给带的自家种的豆角,角粗 ,肉厚,籽饱满,与市场有售略有不同...

  • 50岁‖生命力自知

    【原味平江】邀你一起品味生活,直面生活!(建议8090后请将此文转发父母!) 50年生命不算短,50种现象不...

  • 儿时的年味 | 不变的思念与牵挂

    文/关三水 年味是 冒着热气,糊在嘴角的麦芽糖 年味是 压弯竹竿,淌着油滴的腊肠 年味是 飞出禾场,穿过堰塘的爆竹...

  • 火锅

    火锅,可以一个人吃。 火锅,可以很多人一起吃。 一个人吃火锅,可以慢慢品味,食物本身的味道,亦能品味人生的百味。并...

  • 2020-01-14

    年味 文(萤火淡然) 把思念揉进年糕里 蒸出别样的年味 把二零一九泡在梅子酒中 温一壶 慢慢品味 当春推开冬的冷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起品味“关中人”的年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ufq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