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娃不在身边,工作忙得迷迷糊糊,沉浸具体事物解决和半救火的状态。按说工作小20年了,应该这样那样能应付自如。但事实是不管什么年龄段,游刃有余并不是技艺本身,而是对变化的坦然接纳。对自己不足及犯过错误的自我反省,对未来变化的恐惧都时刻存在。
忙完工作,汇报完忐忑的项目!晚上应MoMo的请求,驱车去看看刚呆了四天夏令营的Momo,本想环境和老师都是熟悉的,不存在过渡期。其实不然,四天期间,两次电话哭泣着妈妈你什么时候来看我。见了面,那个眼泪瞬间就涌下来,靠在我的怀里抽泣。
对我而言,这个小美女的哭泣实属平常。随便一件事,如想妈妈了、受挫了、面对热情不知所措、别人一句不经意的话语,只要在她心里激起一朵小浪花,涌出眼泪。这完全是一种表达方式,甚至与伤心无关,但一般哭起来比琼瑶还琼瑶。我经常笑问她,Mo,这是妈妈给的太少,还是太多了溢出,还是眼睛没开关啊,再哭就能游泳了!人家说:我也说不想哭,可是控制不住!还是妈妈爱的少了!
按照这个逻辑,应该是个敏感内向的孩子。其实不然,在武术展示的力量、舞蹈时的妩媚性感、读书时的专注好强经常让我心生佩服,与那种楚楚可怜的哭泣小脸完全是两个人。
虽说我90%没有传达教育孩子哭泣是脆弱的表现,温暖接纳度很高。但聊天时,Mo很是困恼自己,说“我怎么脆弱啊”。我说“没有人说哭是脆弱啊”。但我也意识到同龄孩子之间无意传递的“哭是不勇敢、胆小鬼、不独立”思想还是影响了孩子。在家和幼儿阶段被重度接纳的哭泣在社会环境还是难免遇到标签化认识,影响到她,这个影响只能她慢慢克服,自己寻找适合她自己社会交往形式。
作为妈妈,我在努力不标签化我的孩子。就像在武术老师聊天时,才发现孩子在武术课程中表现的动作精准、领悟快、但力量弱的另一面,而不是我以前就是知道她武术不错的那么简单的定义。
我也在反思,是不是自己简单用好与不好这么浅层次的定义而忽略孩子很多方面的多面性。而以了解这个生命体自誉而忽视她已经长大的多面和变化。就像和老师聊天,也看到那个哭泣小脸上的大眼睛里泛起的被肯定被看见的自信光芒。
因此也想到自己小时侯经常被嘲笑为小气包,一言不合我就喜欢闷闷生气偷偷哭泣。这样的情况很多人都遇到过,很多人也都没被父母关注到,然后健康不健康地长大!结果自己一不留神长大收获了诸如“强势、暴脾气、女强人、坚强”等标签,我要表现点女性温柔好像都不是我。
活了很多年,给自己贴标签撕标签,受别人给的标签影响,减少影响,再受再减………活着活着就啥标签都不想要了,我就是我,有名有姓!名字就是我的标签!
所以每每看到孩子那个柔弱的眼泪和自信的光芒,我都感谢遇到她,给我那么多机会让我反思自己,学习做更好的自己。我甚至认为父母就是一辈子活出个自己,不标签自己不标签别人,真还是一个伟大父母。由此,才有可能让孩子更有能力更为她自己,不被别人给的标签激起眼泪汪汪。我想这也是那多人羡慕嫉妒王菲的核心原因,有几人具备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能力呢!
爱的能力,我就是我的能力才是未来你我应该终身学习、可以继承的能力!
由此想到一个近日的一个悲剧。
忙之余看了武志红微信平台一篇文章《保姆纵火案:谋杀受害者林爸爸》,这是一篇无法忍心看完的文章,同样为人父母,都无法想象丧失妻子及天使般孩子的地狱般痛苦。当林爸爸痛苦时选择微博讨公道时,看客们的“正义”大旗挥舞,揣测着受害者种种“背后的阴谋”。很多心理学家分析过背后的心理边界感。对于普通人,边界的模糊大部分导致人际关系各种苦恼和痛苦,然而主客观原因导致这个事件是彻底的人间悲剧!
道德感、正义感、孝道这些总是被很多人演绎成鬼符一般的标签贴在互联网、贴在脑门上,像一把刀一把火朝向那些本已受害或者你完全不了解的另一个生命。
于是,我在瞬间理解了孩子校长的一句话“教育,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正常人”。
2017.7.15日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