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去年的某个时刻,我的朋友圈再次被刷屏了,这次不再是“香菇、蓝瘦”的失恋版,也不是“丢书大作战”的情怀版,而是充满着一丝丝“人性之恶”的公益版,当公益遇上营销,有的时候会是好事,而有的时候,却会造成大量的无知情感消费,我一直认为,任何动机不纯的行为即使是好的,也不应该被鼓励。
娱乐爆点在微博、营销爆点在微信,当罗尔极具煽情的文字戳动着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善良造成朋友圈大量泛滥的时候,我竟感觉到麻木,因为,每次看到这种刷屏文章的时候,心里总是会怀揣着一丝丝恐惧,这时候,彻底失控了,我们疯狂地陷入到一个泥潭里了,而事实的真相往往还在到来的路上。
我们来分析分析不同的人不同的行为出发点:
利益角度 — 公司:那个谁,赶紧写软文,追追热点,粉丝不就上来了吗?对,蹭热点,涨粉
情感角度 — 吃瓜群众:写得好感人,这个孩子这么可怜,难道我不应该支持支持吗?赞赏,转发
理性角度 — 小众:不转发,不赞赏,打起精神分析分析,对,是这样,不对,应该是那样 在不具备一定独立思考能力的前提下,我们往往容易被情感所消费,被舆论所消费,被大众所消费,从而变成了随波逐流的“感性消费者”,营销最高级的地方就是在你不知道这是广告的情况下给你下了个套,当你反省过来的时候,钱已经到别人手里了,会营销的人往往懂人性,而懂人性的人未必就是好人,而我们往往无形之中成为了大众眼里的“大好人”。
在《社会性动物》这本书里提到:一些情景性的变量,可能会导致我们大部分“正常成年人”做出令人厌恶的事情。即一个人在不同的具体情境中,就会被内心深处的“社会认同感”所挟持,不自觉地迎合着这个群体而失去了自己(害怕被孤立是人类原始的本能所在)。
我的脑海里猛然闪过鲁迅的短篇小说《药》,一个茶馆主人华老栓夫妇为儿子小栓买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虽然讲的是当时时代背景下的落后乡镇的人们普遍无知迷信,然而回溯到现在,我们却在冷不防的时候被吃了这蘸有血腥味道的“馒头”。(馒头 喻意 刷屏的《罗一笑,你给我站住》,而血则 喻意着罗一笑的白血病)当然,无论怎样,总要默默祝愿罗一笑小朋友早日康复,毕竟,孩子是无辜的。
新柏拉图主义奠基者普罗提诺曾经说过:人类处于神与禽兽之间,时而倾向一类,时而倾向另一类;有些人日益神圣,有些人变成野兽,大部分人保持中庸。这与佛经中的另外一句话甚是相似: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天堂与地域之间的人间往往会在平静的绝望当中木然地消逝。
那么问题来了,你会属于那一类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