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难,真的难。
在二十七八岁这样一个不上不下,不大不小的阶段,
更是难上加难。
一方面是,
还残存着的、纯粹的学生式三观态度;
另一方面是,
被大环境裹挟着早晚需要做出的改变。
你终究会变成你所讨厌的那类人。
这是必然。
无解。
于是,
我们周遭绝大部分人开始发生转变,
潜移默化地发生着。
面具一副副地往脸上带着。
心一点点地变得坚硬冰冷。
言辞一丝丝地开始油腻起来。
假话与真话开始没了界限。
明明这样「伪装」得很累,却还得依旧......
原因无它,生活的本质就如此。
二。
有时候,觉得自己挺像堂吉诃德。
着厚甲,执长矛,
骑在一匹瘦削老马的背上,
用尽全力与风车做着无意义的较量。
然后,
遍体鳞伤。
“这就是谈判的套路,谁要先露出底线,谁就处于被动。”
“你怎么这么傻,明知道扔过来的是“锅”,还要主动接过?”
“是需要换位思考,但也不要一直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损害自己的利益。”
... ...
太多的学不会,
太多的不理解,
也太多的错过与失败。
或许骨子深处,
终究是住了一个「理想主义者」,
总是想以一种感性且近乎天真的处世哲学,
去应对所遇到的一切。
只是,
这个功利与现实的社会终究是对「理想主义者」
不友好的。
三。
与不友好相对的是「自卑」,
印刻在骨子深处里的「自卑」。
不敢去争不敢去抢,薪资倒挂得令周遭人都感慨「令人发指」;
不敢去谈判不敢去议价,尽管可出的条件与预期相差十万八千里;
也不敢去冒险不敢去热血,一切考量的出发点都会以「稳定」为第一要义。
在二十七八这样一个年龄里,
与同龄人相较,
似乎我也总会显得要「落后三分」,「一事无成」。
尽管,我也相信自身的素质以及信奉的三观并没有毛病。
但真实社会所经历的一切却容不得让人去反驳。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命”罢?
四。
如潮水般涌来的不仅是学生时代的回忆,
更有生活的艰辛、无奈和压力。
当曾经的轻狂、无惧和明亮渐隐,
谁又甘心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一地鸡毛?
改变是必然的。
“我命由我不由天,天欲灭我我灭天。”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 ...
反复用各类明知是鸡汤的鸡汤文字浇灌自己,做着必要的心理建设。
也反复告诫自己,改变是必然的,但也依旧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与底线。
所以,从最近一段的经历也会看到,
真的自己是有在一点点地去改变。
尽管这改变看上去像极了一个正在蹒跚学步的婴儿,
有点幼稚,也有点滑稽。
但也庆幸已开始改变。
只要行动起来了,
我想,再差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了吧?
嗯,一定是这样的。
我相信着。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