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十天的时间,我和丈夫一直在走亲访友的应酬中。先是去看望了85岁的一名忘年交,虽然年龄相差两个时代,他和我父母年龄相仿,却是以“兄”相称,抹去因年岁和称呼带来的拘谨,已经有20余年。每次见面,在他家里备几个小菜,拿出他收藏多年的好酒,谈天说地,畅所欲言,无拘无束的聊一天,感觉舒服和惬意,可见,三观一致,交情是不分年龄阶段的。
第二天去看望一位朋友的父亲,也已86岁,老伴去世不久,儿子把他从外地接到这里养老。老人看见我们很高兴,不停地与我们说话,席间小酌了三杯,红光满面,故人具鸡黍,虽然是看望老人之名,却蹭了人家两顿饭,心里颇觉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
第三天朋友给我们接风,她拿了一瓶酒,我们吃的涮羊肉,盛情难却,已经不善饮酒的我,赶鸭子上架喝了一杯白酒,大约有三两。尽管喝完之后头有点疼,浑身没劲,但革命的友谊必须被酒燃烧,不能在推诿中冷却,久经酒场的人岂能在喝酒上走麦城!
第四天又应丈夫同学之邀来到市里,像赶场一样出了这个酒店又进那家酒店,见了一个同学又见另一个同学,有的劝酒厉害,喝得酩酊大醉,睡了一下午。晚上迷迷糊糊、冒着虚汗又赶了一个晚场,好在没人摈酒,就算轻松了一晚上。
第五天去见表哥,没打算在外面吃饭,告诉老妈晚上回家吃饭,老妈都不高兴了,埋怨说哪是回来看她,打个照面就不见影了。没想到表嫂热情起来,非要请我们去饭店,还把老姑、老姑夫叫到一起,说是见个面说说话,实在推不了,只能附和。
第六天终于陪老妈呆了一天,中间有朋友约我出去,我拒绝了。我们人缘是不是很好,有这么多人请我们吃饭?是因为我们离家近一年的时间,一直在儿子家,远离了亲朋旧友,甚是想念,回来后免不了相约叙旧。
年轻时特别喜欢这种推杯换盏的场面,热情洋溢,激情澎湃,而如今几天下来感觉疲劳,静下心来思索,不知这样的交往有什么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不过是走过场,应付着某种场面,圆着彼此的面子,实难有掏心掏肺、发自肺腑的交流和感情。热闹之后是内心的空虚,每个人都在灯火辉煌的繁华中品尝着寂寞,总有一些事情不能言表,说不出口,所以掩藏在无奈的笑意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