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育杂谈
当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家长该怎么办?

当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家长该怎么办?

作者: 贝小喵的读写生活 | 来源:发表于2020-07-04 00:21 被阅读0次

    今天,女儿同学的妈妈在电话里跟我吐槽了足足两个小时——老大开始进入青春期,说什么都不听,还动不动就耍耍小脾气,最要命的是疫情在家宅的已经开始厌学;老二每天磨磨蹭蹭,从到时间提醒他上网课,到督促完成各科作业,一路忙下来,天都黑了。

    确实很同情这位妈妈。在她跟我吐槽的一瞬间,我甚至在想,好歹自己也是一名正面管教讲师,怎么也该“帮”她一把。但是这个念头转瞬就被理智给压制住了。

    和朋友聊天,听到别人诉苦,我们总是会忍不住给些建议。意图是好的,但效果却总是差强人意。

    记得有一次跟哥哥聊天,他跟我抱怨上高中的儿子不好沟通、不好管。因为知道我做正面管教,就故意刁难我。他提出一个特定的问题,让我说解决方案。结果自然是我每说一个我认为还不错的解决方案,他就会摆出反驳意见。最终以一句“等你的孩子到了这么大,你就能理解我现在的处境了”收尾。

    每次的正面管教课上,家长们最爱问的就是,“我的孩子如何如何,你说我该怎么办?” 记得我自己一开始参加培训班的时候,也是带着一肚子同样的疑惑,期望老师能给个立竿见影的答案。

    可是这么多年下来,老师们都喜欢“打哑谜”,谁也不直接给建议。

    因为,无论你给出何种建议,家长都会摆出一大堆现实情况,告诉你:不管用!

    我们真正需要的,其实不是在出了问题时,有人告诉我们该怎么做,而是能想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出了问题,说明我们平日里养育孩子的方法出了问题。要通过回溯,去“检讨”自己。

    就像这位吐槽的妈妈,我没办法在她抓狂的时候告诉她,你眼下要做的不是考虑如何对付你家老大,而是要开始重新审视你们俩之间的亲子关系。她对你爱答不理甚至甩脸,是因为她感受不到你与她之间的情感联结,她只看到了你想干预她、管她的一面,却没感受到你作为母亲对她慈爱、包容的一面,你是想帮她的。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最怕的就是没有稳固的情感链接,没有实实在在地走进孩子的心里。而又只懂得一味地说教、提要求。

    但是此时此刻,这位妈妈哪里有心情听我从史前时代开始讲起这一切产生的原因(说得再长,也是在分析原因)。

    另外,即便家长们使用了同样的教养方法,用在不同孩子身上,效果也可能完全不一样。

    这位妈妈每天提醒、盯着读小学的弟弟,从作业到上课,一样不拉。这样的教养结果是,孩子不能主动按时去上课,作业只能在妈妈每天的一催再催下勉勉强强完成。聊到这个学期的成绩,这位妈妈满口的叹息。

    类似的方法,我在另外一个妈妈和她的孩子身上也见到过。这一位妈妈从小学开始便每天放学陪(盯着)孩子写作业,疫情期间的网课,妈妈全程参与,连有人没有按下静音按钮,她都要在群里喊上一句。参与度和监视度在全年级应该算是数一数二的了。

    这位妈妈的教养方式换来了什么呢?孩子成绩年级名列前茅,不到12岁就已经收获了英国两所私立高中的无条件录取通知。

    同样是盯着、督着,结果却相差如此之大。我原本对这第二位妈妈的紧盯式教养方式一直不以为然,但是,当看到多年以后的结果,我确实无话可说。

    但这也正说明了同样的教养方式,用在不同孩子身上,结果真的会大不相同。(当然了,还是要补充一句,表面上看起来再类似的教养方式,当妈妈们的表达沟通方式不同时,结果也会有很大的偏差。)

    既然如此,我们就更不该随随便便给别人提“好心的”建议了。

    养育孩子最好能够未雨绸缪,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提早武装好自己,不论是看相关书籍,还是上培训班(比如正面管教)。尽量多为自己储备一些知识与技能。这样,当真正面对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时,就比较能够不慌张,不寻求短平快的解决方案。而是把问题当作继续学习的好机会。

    就像跟我吐槽两小时的妈妈。那两小时的聊天带给她的顶多就是情绪的宣泄,我能说的,也只有告诉她多去想想问题背后的原因,比如孩子为什么不愿意跟她好好沟通、为什么会无缘无故甩脸。对这位妈妈来说,如果她能够跳出“老大的问题就是因为她进入了青春期“的固定思维模式,那她就走上解决问题的正轨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家长该怎么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uly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