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一:认知和思考最好的体现是面向未来的行动
雷军的五点体会:
1,人欲即天理,是更现实的人生观;
2,顺势而为,不要做逆天的事情;
3,颠覆创新,用真正的互联网思维重新思考;
4,广结善缘,中国是人情社会;
5,专注,少就是多。
我看到后的想法:
看自己读时的笔记,只对2中的“势”做了一下思考:顺势而为中的势,我的理解,它是一种基于自己思考后的判断,而不是一种表面现象。
-
现在看看“人欲”。这个不光是我们所说的人性了。在他们商业的世界里,这个更是一种观察力的表现。
-
创新,我谈不了。
-
广结善缘,中国是人情社会。这个理解,更多的应该是能者之间相识和平等互助吧。绝不是通常理解的所谓门路。
-
专注,少就是多。对于这个,要做到真的不容易。刚开始总怕错过什么,啥都想学。可是,要记得精力有限,基础要牢。像所谓机会,那些错过的机会,可能对你而言更本就不是机会。这样烦躁的行为背后,反应了对于成功的错误理解。成功就是抓住了一些别人抓不住的机会,这当然是没有错的,可是,在没有基础的时候,这种认知害人不浅。
不要把成功归结为一种偶然现象,这样可以让自己不再盲目感叹别人怎么一下子就成功了,也不再到处寻找廉价的机会。
推荐序二 反思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反思,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这句话听着稀松平常,可是,就我自己的感受,我甚至都不会反思。因为我的所谓反思,更多地是自我回顾,批评,激励。这样的反思,少有指导价值。
前言 一个创业者从南到北的故事
人心就是这样,被视野一点点撑大。
- 其实很有意思啊,见些世面,为何有的人变得谦虚,而有些人则变得高傲呢?又,视野就是世面吗?有重叠的部分吧,但视野应该多了一层内省的思考过程。
任何事情,光想是没有结论的,因为没有压力。
- 我之前知道的是:任何事情光想是没有用的,要行动。但现在的这句话,我觉得更有指导性:就是一个事情,你要有压力,要有相应的成本付出,自己才会有行动。
别人对你的信任,都应该报以感恩之情
- 我好不守信啊。只是用道歉来掩盖自己的过错。
死不是生之对立,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挪威的森林》
我想,失败和死亡一样,失败也不是成功之对立,而是生命的一部分,失败甚至是成功的一部分
-
这是一种更为完整的视角。生与死,成与败,都接受。接受死是生的一部分,在生的过程中,相比更为从容,更为幸福,更有意义。接受失败是成功的一部分,想必在成功的路上更为坚定,更从容,更有收获。
第一章 重新理解战略
概念先行还是问题驱动
- 概念,思考的工具。“在批判性思考中,工具不是物质的客体,而是概念,其规则支配的是头脑而不是身体的运作。”——《超越感觉》
其实,我们是给自己制造了很多问题,而且都是些伪问题,反倒无形中增加了大量的前置任务,搞得自己无比忙碌……大家都在拼命地解决问题,实际上是自己先拼命地知道了问题。
战略维度:
第一,忽略小数点以后的努力。
- 个人理解:即二八原则。
第二,学会做减法
- 个人理解:即蟒蛇策略
第三,警惕平面拼图型战略
- 个人理解:即别思维定式
战略思考要摆脱战斗模式
重新理解竞争
竞争是生死问题
- 头部效应
对一家公司,特别是创业公司来说,一个时期只能有一项关键任务,不能有多项。
- 注意短期的效率意识!长期的复利意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