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对于人命运的探讨。现在有很多人是宿命论,认为命运是先天注定,不可改变的,凡夫一生都受到命运的摆布。
那么,到底有没有办法超越命运,改变命运呢?
其实,《易经》开篇就说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每个人的命运完全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同时加强自我修养、积累道德来改变。
《太上感应篇》有几句话值得我们铭记:
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
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
《了凡四训》更是详细讲述了如何通过坚持不懈,改过和行善来变化气质、心性,直至自然,从而成功改变命运、掌控命运的。
日行三善:语善、视善、行善
眼善
眼善就是看父母家人、看亲戚朋友、看社会人类、看自然万物,心存感恩、心存善念善念、用温和和善的念头去看。不要邪心邪念、不要恶心恶意、不要满怀仇恨的去看,你持续去做,你的眼睛会越来越美。
语善
语善就是和父母家人、亲戚朋友、社会人士、自然万物沟通过程中,只说好的话。不口出恶言、不低俗骂人、不挑拨离间、不黄色邪淫、不传播邪淫、不传播恶道、不传播邪语等。
行善
行善就是多做善事,譬如:帮助人、鼓励人、赞美人、帮助动物、保护动物、保护植物,多印经书、义务献血、宣传善道、赞美人修路架桥、帮助穷人、救助失学人员、放生、施食、吃素、野外植树、保护动物等等。只要你持续去做,你的福报会越来越大。
这些三善事情,持续做满三年,命运就会自然改变,迎来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辨善:什么是真善,什么是假善?
我们日常行善,最先要考虑的,是真心行善,还是假意为之?
了凡先生给出的答案之一是“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这个很好理解,我们行善的出发点要摆正,纯粹利他的,那就是真;纯粹利己考虑,即为假。比如,一些企业搞慈善捐款,是为了享受国家优惠政策,这样的慈善不能说是真善!
“根心者真,袭迹者假”,发自内心的为善,即是真;只是走走过场,心不在焉的为善,即是假。比如放生,有些人经常参加,过来后谈笑寒暄,念经也不认真,放生也很随意,他们似乎是在参加一场普通聚会,这样效果就会不好,为什么呢?只是“袭迹”而已,有名无实,慈悲心没增长,随喜心也没培养,收效当然不好。
所以,平时行善,应注重从内心出发,真诚行善,纯粹利他。“无为而为者真,有为而为者假”,“无为”即无所求,“有为”即有所求。有所求的行善,本质是私心,当然是假善;无所求的行善,本质是公心,当然为真。希望大家在每行一善时,辨明辨透,自己是真善还是假善,最大限度地释放心中的诚意和本真。
上善若水:符合自然法则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句话中的关键词“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是天地万物遵循的自然法则,“几于道”的“几”是“非常接近、达到、合符”的意思,可以理解成“达到、符合自然法则”。而“几于道”又与前面的“上善”(最美好的品格)前后呼应。
整句话的意思是:最美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应像水一样。水滋养万物、造福万物却与世无争;水总是处于人们所不愿处的地方洁身自好,故达到美好境界,符合自然法则。
如果说“辩善”是行善真实与否的判断法则,“日行三善”就是为人们行善积德列出了具体的操作指南,“上善若水”讲述的就是“合于道”的顺应自然法则的真谛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