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面目

作者: 逝水流年章较瘦 | 来源:发表于2023-01-17 09:37 被阅读0次

这两天在看冯唐的《了不起》。

《了不起》是冯唐的一本读后感。选他认为写的好的书籍选重点解读。

比如《论语》。他发了这么一句话:“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冯唐的理解就是,天气冷,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是最后凋零的。人要经过一些事才知道什么是真的友谊,什么是真的感情,什么靠得住。没有岁寒,只有嘴上说,见不到行动,没有用。

的确。通过这次我和老公之前的夫妻危机。我清晰地看到了很多关系的真相,看到了很多人的心理。

比如我公婆,他们觉得儿子被轰出家门,大过年的(去年过年我们吵架)被撵去宾馆,受委屈了。一听说我要离婚,他们就立刻支持自己儿子离婚。但我老公不愿意离,我老公说:“因为我做错事儿,跟人瞎聊天,她生气是应该的,把我撵出来,消消气过几天就好了。”我公婆当时就不说话了。我老公跟我说:“我发现,突然发现,只要我说你好,我家人真就啥也不敢说你了。”由此可见,很多婆媳矛盾,跟老公不站自己这边有很大关系。怪不得有人说,公婆最怕的儿媳妇之一就是掐得住自己儿子的儿媳妇。

还有就是朋友关系孰近孰远。我的闺蜜,我只和她一人说了我老公和那个绿茶表聊天暧昧的事儿。后来我坚决要和老公离婚,老公没办法,只好求助于我闺蜜时,什么都知道的我闺蜜什么都没多说,只不带感情地让我老公想想自己做得对不对。完全站在我这个立场。但我闺蜜一直劝我,我老公人很好,一时犯错,也不是大错,可以原谅。在她的劝说下,我才渐渐解开心结,没离婚,原谅了我老公。如果不是她一直给我力量,我觉得我一定是以离婚收场。

而我和我老公共同的同学,东同学,平时我对他很好,虽然他最开始跟我老公玩得不错,但后来通过接触,我觉得我们都是一样的。至少在我心里没把他当成我老公的哥们儿,而是自己同学。可是,他却背着我悄悄跟我老公说:“如果离婚,你要留足够的钱,别把钱都交出去。”

同样,还有我老公的妹夫,也是我同学。当年他们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都找不到合适的对象,我就热心撮合了他和我老公的妹妹。这些年他明里暗里一直在搅合我们的家事,直盯着我公婆的财产。他跟我老公说:“离婚了钱别给她,你得自己留着。”

甚至都不如我老公的妹妹。我老公的妹妹说:“我理解你的委屈,一个人带孩子,那么累,我哥还那样儿,他确实做错了。现在心机女确实多,他也没什么坏心眼。我哥也很难过。你给他一次机会,下次再犯绝不饶他。”

你看,有的时候,女人就是比男人要伟大一些。

再有就是对老公。以前我觉得,我们是永不会分离的。事发时我觉得,此人不可要,背后捅你一刀的往往是自己人。而今觉得,他走,情理之中。他留,也是情理之中。没有谁离不了谁。

以前我总是心疼他。现在,我对他也狠得下心。绝不委屈自己。那么些年我委屈自己,换来的是什么呢?不是他肆无忌惮的伤害吗?当他和别人互发暧昧信息时,何尝想过我会受伤?恐怕只是想着怎样隐瞒吧。所以,不委屈自己,保持自己的原则,该让他做的一分不少。愿走愿留都随他。只要我不过分,不虐待他。但也绝不会再妥协和退让。

还有就是我亲妈。她之前跟我说,她愿意一替一年帮我和妹妹带孩子。当我明确告诉她我离婚,让她来帮我带孩子时,一开始以为我在开玩笑,还满口答应。等到知道我是较真的,立刻就不干了,直接拒绝。那意思是断绝关系也无妨,不能耽误给我妹妹带娃。这嘴脸,比我公婆还令人作呕。

反倒是我的养母,表现得可圈可点。

所以,一场婚姻危机,让我看清了很多人。就像有些心理学家说的,人生只有成长,没有对错。

这次以后,我想我会更坚强吧。同时也会更成熟,珍惜真心的人,远离虚情假意的人。同时,也做好了随时接受他人离开的准备。

毕竟,正如我闺蜜说的,谁都没那么重要。不是吗?

相关文章

  • 〖不识生命真面目〗

    〖不识生命真面目〗 ——〈开灯心语〉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同理: 不识生命真面目, 只...

  • 真面目

    竟然妄想用质疑关系的方式来摆脱我。要求我不再烦你?我的恩慈就是在你考完研之前不和你做感情上的分离变动,照顾你那敏感...

  • 真面目

    不管承认不承认,思想有非常鲜明的层次,同样是儿女情长有的人终结于床单,有的人荡气回肠横亘千古。不在一个思想层次上的...

  • 真面目

    早上,所有人都要在老师的陪同下回寝室睡觉。 路上,我望着学校里唯一的窗户问老师:“老师为什么从来不来开窗帘?” ...

  • 真面目

    她按下那个标有老公的电话号码。 看到男人下来的身影,她高兴地扑过去,拉着对方的手走进电梯。 “老公,谢谢你下来接我...

  • 真面目

    真面目 总会在某时某刻, 一点一点直至失控。 没有和颜悦色, 不再温柔可亲, 甚至扭曲了肢体, 面目狰狞。 压制不...

  • 真面目

    这两天在看冯唐的《了不起》。 《了不起》是冯唐的一本读后感。选他认为写的好的书籍选重点解读。 比如《论语》。他发了...

  • 成语故事:【不识庐山真面目】

    【不识庐山真面目】不识庐山真面目,出自宋朝苏轼所著的《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位于我国...

  • 天水游~麦积山

    先上美食 识“庐山”真面目

  • 庐山

    不识庐山真面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真面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upt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