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的进步都源于学习,所以在自我修炼这条路上我们最应该趁早学习的就是如何学习。可惜从小我们并没有专门学习过“如何高效学习”,以致于很多人都在用最最低效的方法学习,因为方法用错,导致误以为是自己“没毅力”或“学习如此无趣”,这其实也是蛮可惜的。
一、找一流的导师
《刻意练习》中提出最有效的学习办法是找到最一流的导师,使用最一流的方法,投入一定时间,获得及时反馈。而这其中的最一流的方法和及时反馈都由最一流的导师提供,因此也可以说最理想的学习状态关键就在于链接上最一流的导师。
《罗辑思维》的罗胖本人分享的学习方法也是强调应该跟人学习,因为他认为知识真实存在的场景就是牛人的大脑中不断迭代,过去通过读书学习,只是没有办法下的选择。他经常每隔一段时间就问一个他敬佩的读书人,“最近在读什么书呀?有什么漂亮的文章值得推荐啊?关于这个大家都在讨论的问题你有什么意见呀?”牛人就是知识的载体,他们表达出来的都是已经经过处理过的知识,大大减轻了知识的总体负担。
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体验其实也是如此,观察周围的人很多人根本不读书,但似乎生活工作并不受影响,这主要还是因为与人的交流是不间断的。每个人都在跟周围的人学习。
二、读一流的书
虽然跟牛人学习的效率更高,但一流的导师是非常稀缺而昂贵的。幸运的是,精英们的思想大都以“书”的形式流传到了更广泛的地方,价格也大大降低了。在这种情况下,读一流的书就成为了性价比最高的次优选择。但什么样的书属于一流的书呢?我判断的标准很简单,始终选择当下自己觉得最好的书。好书多读几遍,但绝不浪费时间读那些尚可的书。
而怎么读这些好书也很关键,要始终牢记读书的目的是学习知识,这样就可以避开许多误区。曾经我困在无法静心学习时,总是纠结于“学习必须端坐在书桌前,一本正经的看书”这类细节上,但其实学习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要证明我读了多少本书,而是书上的知识可以帮助我解决多少问题。端坐这种形式,看书这种手段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学习到可以运用的知识。有了这个认知,很自然的意识到“读”书不是学习的唯一方式。由于没法安排出足够多的端坐在书桌前的时间,听书更适用于我当前的状况,因为可以覆盖到更多场景,比如通勤路上,比如做家务的时候。于是我在得到上已经累积了将近700H。
另一个误区是书一定要从头到尾读完。学习知识是需要运用到现实当中的,不论是刷新三观,还是抚慰心灵,还是解决实际的一个问题都是在“用”知识。因此,是从头看到尾一字不落的发现了某个“真理”,还是碰巧看到,都不影响看到并运用这个知识。这也就意味着学习的渠道可以拓宽,碎片化的微信文章、得到专栏文章或是别人写的书评,都是很好的学到知识的渠道。与其纠结是花了5小时看完《断舍离》这本书还是看了5分钟书评了解到了断舍离到理念,不如挑选可行的方式开始运用这个理念改变生活。
三、在实践中检验真理
从理论上来说,边做边学的学习效果是最好的,我们应该首选在实践中学习才对。但可惜的是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很多人面临的情况是领导和同事不是好的导师,无法获得好方法和好反馈。反而可能获得坏方法和坏反馈,产生副作用。但在无法连接上一流导师或找到一流书本的时候,根据刻意练习的原则,把自己做的事情跟结果联系起来,自己探索就是最佳方案了。
具体怎么做呢?我的体会是做工作总结。在每次工作中接到新任务时,先从同事、公司程序文件(如SOP等)、主管搜集必要信息,自己整合思考后完成任务,观察主管或客户反馈,记录下来形成自己的总结,并在而后的每一次重复任务中持续精进形成闭环,最终就会形成属于自己的做事方法。
这种方法与前面2种方法结合起来,还可以起到互补的效果。如果说受限于自己的客观条件导致解决方案不够完美,在有机会连接牛人或是一流的书中还可能得到印证。
四、运用工具提高效率
1、电子化
电子化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可移动,可搜索。这2项的作用就非常巨大。可移动确保了随时随地的碎片时间都有机会被利用起来,可搜索则节约了大量查找的时间。由此延伸出的方案就是尽可能选择看电子书,如此一来,标注、写书评也就一并电子化了。如果实在喜欢纸质书,也应该及时通过扫描宝或印象笔记等进行电子化,这样也可以实现查找时的搜索。
看电子书的利器有许多,可以单独买个kindle,也可以直接下个读书类的APP。
2、利用互联网低成本连接牛人
得到APP上的专栏都是由国内一流行家主理的,每年199元的价格绝大多数人也是可以负担的,专栏里通常也有留言功能,也就兼具了方法和反馈。在行的行家约见、知乎live、荔枝微课等大量平台提供的产品价格也大都便宜,这样低成本的连接牛人的方式在以前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