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是针灸戒断第二周,除了一天晚上没有睡好之外,其余几天都睡足了6个小时,身体的适应能力还是十分强劲的。
对于睡前电子书的依赖,也在尝试逐步减少。睡前倒是可以考虑三省吾身,努力挖掘自己的闪光点,并认真反思自己值得改进的点,或许对于我今后的持续成长更有意义。
1、阅读计划落实情况:
本周囫囵吞枣,把梁冬的《养生主》快速看完了,一些细枝末节不太记得,但对于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仍不由地赞叹。
庖丁,虽然是一界屠夫,但却能把屠牛上升到兼具艺术性,而且又能游刃有余,真心令人无限向往。
现在都说内卷,但试问,在工作中、在生活中,如果大家都能具备游刃有余的内心笃定,是否面对任何困局都能迎刃而解,或者至少也不会由于一时的不遂意而顿觉心灰意冷。
书中,有个词我觉得梁老师用的特别好,就是要努力寻找缝隙。
庖丁解牛,看似随心所欲,但其实还是有些诀窍,就是找到了牛身上的一些缝隙,然后四两拨千斤地屠牛于无形。
联想到关于孩子的升学焦虑,受此启发,我也要努力挖掘孩子的优势,通过抓住一些稍纵即逝的机会来助力孩子成长,而不是一味地去走寻常意义上的独木桥,弄得身心皆疲。
当然,对于养生,庄子更有其独到的见解。
庄子认为,如果一个人养生养得好,可以保护身体不受伤害,可以保全自己的天性,可以与其他亲密关系保持长期良好的沟通,可以尽其天年。
但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养生,其实并不容易,这关乎健康管理、情绪管理、沟通管理、心理管理等诸多方面,可能就是孔老夫子口中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状态。那么,从这点意义上来说,修行始终在路上。
2、学习计划落实情况:
1)向心写作营:
本周的打卡主题是“在路上,看见自己”,还没有动笔写,下周继续。
2)国学共读营:
庄子共读营暂告一个段落,将相关章节继续回听,也期待东坡的闪亮登场。
3、本周闪光事件:
1)授人以渔
本周,公司来了新领导,而且还比我小。虽然开始有点不太适应,但想着自己目前的年龄和身体状态,辅导孩子和培养新人始终是最重要的。
而且,新领导不也是新人么?
所以,这么一想,当下就释然了。端正态度,才能更好地做好工作。
对于下属新人,一方面,要压担子,明确每项工作的时间节点;另一方面,也要学会授人以渔,在实践中让他们尽快习得正确的工作方式方法。
当然,我还是充分考虑了工作裕量,这样确保,即便他们没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我也不再会像之前那么心急火燎,变得面目可憎。
对于上司新人,我尽量做到工作上毫无保留,帮助她尽快地融入团队。当然,必要时,我也会说说工作上的难处,来积极地争取上级资源,让自己省点力气。
2)非暴力沟通
近期可能情绪波动比较大,所以周三的时候和我爸因为小事争执了很久,但好在最终我恢复了理智,约定周末好好聊聊。
昨天,我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设,拉上老公一起针对几个矛盾点进行深入沟通,当然其中仍然免不了情绪激动,但渐渐地,我的思路越来越清晰。
当自己声泪俱下地陈述着一些事实,并倾诉了我的感受后,我发觉对于曾经惧怕的父亲,终于可以短暂地做回自己。
终于说出来了,对于曾经的一些内心伤痛,对于一些莫须有猜测的抗辩,我内心觉得非常舒坦。
最后,父亲说了一句话,让我直接泪奔。
“今天聊了那么久,我才发现我不曾了解你。”
是啊,身处同一屋檐下,我们都像刺猬一般,未曾真正了解对方。基于一些刻板印象,基于一些其他的原因,我们都在刻意回避。所以,习惯用猜疑来代替亲情,用折损来博取关注,但这本该可以开诚布公,或者在觉得受到伤害的第一时间用言语去沟通,去尝试了解。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个性禀赋,也有自己的人性弱点。要建立良好的关系,就要试着去抛却成见,用积极发展的眼光,用平等的姿态去尝试沟通,去应对不可避免的摩擦,而不是习惯性地用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强加于人。
开了这个好头后,我觉得后面也很有必要去组织另一场关于科学育儿的大讨论,来纾解曾经不当的养育方式给孩子造成的内心伤痛。
![](https://img.haomeiwen.com/i5828403/21ac97ddc7ac4971.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