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

作者: AGUOOSE | 来源:发表于2020-01-03 21:05 被阅读0次

以往看书时,我很少看书籍的后记、附录等内容,但我读完文心正文之后,依旧觉得意犹未尽,于是将后序也读完了。这本书讲的是有关读与写的一些要点,但是字里行间完全没有很死板的风格,以故事的形式讲出有关观点及道理,读起来并没有枯燥的感觉。

读书的境界,作者将其分为三个层次——见、视、观。『见』是最浅层的,有见到、看见之意;『视』则更近一层,表示对作者的文字加以自己的理解和判断;『观』则是最深层的读,表示在阅读时能够体会、领悟到作者所要通过文字传达给我们的意境。我们在阅读时,能够达到视或观的地步是最好了。但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很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是在我们现阶段无法领悟的。作者把他的经验以及感悟用文字表达出来,如果读者没有达到能够与他产生共鸣的境地,也就无法读懂他的文字,这是很容易想明白的,并不是阅读人的问题。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丰富自己的阅历,等到某一天就能够理解作者的所思所想,也就是所谓产生了共鸣。

说完了读,便是写的部分了。不谈文章种类,从写作目的上讲,作文也可以分为三类——应用之作、习作以及创作。应用之作是用于应付他人的,例如像写信、考试写作文等,工具属性更强;习作则是写作之人应该平常自行练习的,为的就是将来需要写作之时能够得心应手,可以理解为打磨工具的过程;而创作则是最升华的部分,当我们从生活中有所感悟,想要将这种情感抒发出来,再仔细推敲,使之变为一部作品,这就是创作了。写作则要比读书更加严谨。用词、组句、文章结构等作文要素,都十分重要。即便做不到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不出现最基本的语法漏洞是非常必要的。除此之外,作者还提出写作要首先列出纲要。在我之前写文章时,并不将纲要放在心上,总是随心所欲,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写出来的东西最后也是不尽如人意。今日写这篇读后感,仅仅是列出了寥寥几个点,便觉得写文章顺手了起来。

本书开篇不久便提出了一个观点: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应该刻意为之。这一观点点醒了我,让我开始写日记、作读后感,为的就是锻炼自己的文笔,以便将来在心中有所想有所感时,能够借文字将情感抒发,能够不至于词不达意、逻辑不通。另外一个观点便是『诗画相通』,现代人作诗不多,写文章确是不少,我便想将其改为『文画相通』。写作与绘画因最近同时迷上了写作与绘画,也隐隐觉得二者有相通之处,今日在书中看到这一观点,顿觉心情舒畅,作者写作的内容和我心中有所感悟但无法表达的情感有所交集,这便是产生了所谓的共鸣。

可以感受到作文心一书两位作者用心之甚,读完感悟颇多,日后会谨遵教诲,将写作当做生活的一部分,让文字能够为我所用。

相关文章

  • 文心:文走心,心从文

    前段时间参加了简书的日更100字的活动,觉得这是一个发现生活,享受生活和记录生活的好契机,可当我持续更新了十天之后...

  • 《文心》:以文映心,以心写文

    总觉得自己写的东西不成样子,洋洋洒洒,乱七八糟,不讲求行文的规矩。于是找了很多有关写作的书籍来读,想要在其中收获些...

  • 文心画境话文心

    文心对文学的爱好源于中医。能从草本方剂、药理条律中萌发对文学的兴趣,比起那些自幼与诗书相伴,穿行于经史文韬的人来说...

  • 文,从心出发 |《文心》

    文心,二字简单,却能道出《文心》的真谛。 文,指读和写,就是现在我们说的「输入」和「输出」,这是本书的主要内容;心...

  • 文心

    问心有万绪, 提笔却成空。 文章千古事, 片语只言中。

  • 文心

    文心花引动,醉意酒酿生。 诗情风送入,词赋雅兴成。 碧池且为砚,名园为展厅。 挥毫几幅去,义卖济难童!

  • 文心

    上完大学开始工作的我,现在才开始看民国时期的中学国文教材,文心与文章作法,写得生动,重点是知其所以然。 印象中初中...

  • 文心

    从前把自己写在云里 天高地远 很是寂寞 如今把自己种在地里 土生土长 很是欢喜 哀伤透明 孤独透明 生不沉默 死不...

  • 文心

    最近购入关于阅读写作的系列读物,翻开第一本是民国时期夏丏尊和叶圣陶合作撰写的《文心》,写给十三四岁的中学生,小说体...

  • 《文心》

    ———今日悦读—— 【0207今日悦读】2233-瓶子 【书名】《文心》P1-P65 【作者】夏丐尊 叶圣陶 【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ust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