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手捧《绕着地球去旅行》,跟着资深地球公民徐铁人环球“旅行”。他在书中记录了自己20年走访52个国家经历和故事。
我已经翻了一半,看到他一些见闻也引起自己的回忆和思考。正如他在自序中说,“以另外一种身份,重新发现世界,重新认识自己。我想,这就是旅行的意义。”
徐铁人来到首尔,出了地铁口,给他第一感觉是首尔简直是小摊贩的天堂。
首尔地铁站出口遍布是小商小贩,包括进入地铁内部通道。摊贩卖的东西,从服装鞋帽到锅碗瓢盆,物品丰富。然而,并没有所谓的城管来驱赶他们。这些热闹而凌乱的场景,和现代化首尔科技,时尚的城市形象一点也不相符。
反观我们国内,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地铁站出口周围几乎是干净,整洁,清爽。看不到什么小商小贩,更不要说了站内通道了。
我们的有些城管对待小贩的态度,真的不敢恭维,甚至让人感到愤怒。
我想起我曾看到的一幕,我想忘记却怎么也忘不了。有时它经常不经意闪现在脑海里。我想哪一天,它不再出现。我们的文明才算是真正的进步。
有一天,晨跑快结束时,路过另外一个小区门口。一般七点以前,常常有周边村庄的大婶过来摆摊。所谓的摆摊,就是放一个箩筐,或者两个箩筐摆上自家种的蔬菜,都是新鲜的蔬菜。
毕竟是新鲜的,周围的居民都很喜欢。所以,有些居民宁愿不去菜市场。这个小区门口临时的市场倒是热闹起来。通常,早晨七点以后,临时的菜市散了。如果他们还没有走开,城管也会赶他们。
那天,我看了一下时间,七点刚过,有一位大婶的菜还没有卖掉,两大箩筐青菜。我想,她可能来的有点迟吧!她不愿早早的离开。这么多的菜还没卖完呢!
一个又矮又胖的城管,凶神恶煞似的快步,走到她身边,嘴里大声呵斥,也听不清他叫什么,两只愤怒的眼睛,好像快要蹦了出来。
抬起一脚,踢翻了箩筐,青菜散了一地。他伸手夺取大婶手中的称(传统的称,有秤砣的那种)。
大婶紧紧攥着称,没有称以后还怎么卖菜呀?那个又矮又胖的城管,又抬起一脚,踢翻另一只箩筐。新鲜的青菜散了满地。“我马上走,马上走。”我听到她无力的喊着。
说起来,这一幕都已经过去好几年了。却怎么也忘不了。
一个城市是否文明发达?不仅仅是这个城市的高楼大厦,宽阔的大道。也要看这个城市如何对待弱势群体和贫困居民。是的,我们的城市变大了,楼变高了。但是,小商小贩也变少了,城市的生活烟火气也在变少了。
新加坡是亚洲第二个进入发达的国家。它是如何对待弱势群体和贫困居民的呢?徐铁人到了新加坡发现了一个新词汇:小贩中心。其实,跟我们的农贸自由市场差不多。里面吃,穿,用几乎都能买到。
新加坡很重视小贩中心建设,传统街区有小贩中心。城市的商务中心CBD,社区都有大量的小贩中心。重要的是,在经济发达的新加坡小贩中心物价还很便宜。
去年,我去了重庆,温州。这两个城市中心繁华商业中心周边,街头巷尾看到路边有不少卖菜的,卖肉的。难道附近没有专门的菜市场?
我去一个陌生的城市,喜欢去看看这个城市的菜市场。因为,菜市场才能反映当地市民真实的生活,城市的烟火气。我发现一个现象,当然我希望它是个别现象,不是普遍现象。
闹市区高楼大厦越多,商业综合体越多像菜市场,或者说类似小贩中心这样的地方越难寻觅。文明应当包括理解,尊重。弱势群体和贫困居民也需要生存。如果他们都没有得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我们的城市文明是否少了点温暖,多了点冷漠?但愿我们的城市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