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起长大的孩子,为什么有些人就成了
人生赢家,有些人却还在原地踏步呢?
是命运不公,还是自己不够努力?
回:以前听人讲,大部分人婴幼儿时期是神童,少年时期是天才,进社会之后慢慢变得平庸,大体是婴幼儿时期是游戏的生存期,最脆弱的时候,要全力以赴,少年时期,手中有了笔和书,心中有了梦和爱,这时候也异乎寻常,进社会,只需要温饱两餐,做一件事,成一个家,娶一个老婆,养两个孩子,孝敬父母,背得动这些不需要天才和神童
少数幸运的人则成了世俗的赢家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94397/43aa99477eacc18c.png)
接着昨天的再聊一下,我回了书友推荐他看《人生七年》他看完了,还简单总结了一下,这些受采访的对象有家境本来就比较好的,还有平民,这里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跨越阶层”,对大部分人来讲都难以实现
但最后有一两人超越了自己的命运,其中一人一直有zz抱负,最后六十岁左右才做上议员
另外的一个则是打破了不少资源,环境,教育的限制,成了“成功人士”
对我来讲,“跨越阶层”是一种美好的期待,但我们要看到时间,看到周期,看到事物本身的发展和一些随机偶然的加持!!!
我自己在看这个问题的时候,看得早一点看到了开国时,这时候,分蛋糕就由这群大佬来决定了
今天在上面的人是二代,三代……
那么商业界也是这部分的延展,所以很多人会诟病上面几代企业家,有好爹,好岳父等,这在那时候也是一种常态
其他地方文化,文化这块,还记得好多年来清宫剧烂大街么,到前面热议的《封神》不少是“遗老”所以就有很多流毒,这里不作是非好坏评判,是因为确实文化有好一部分拿有这么一群人把着
经济么,之前有一个地方富起来阶段,后来转分税制,集中上去了
然后就我们书上看到的,现在感受到的,财富从哪里来呢,资源怎么挣来呢,你属于哪个“队伍”的呢
很多有一个先发优势,或者说我们仅仅只看到眼前的三年,而忽略了前面的三五十年,或者更早期的积累等
那么,是不是应该躺平了,或者使劲卷起来呢,取决于个体自己,有什么,愿意付出什么,想要什么
想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愚公是有大智慧的人,他自己一代人移不开,把二代也规划了,然后就三代
百年之后那真能创造奇迹,我们就像愚公一样,制定梦想,把挡在门口的山移开,然后全力以赴的去做就好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94397/398d74800d95cc39.jpg)
其实,我们的基因记忆里面有很多这类经验的,《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精卫填海》……
再说说一些常见现象吧,老刷到网红横空出世或者说这里有直播基地,那里有直播基地,其实我非常支持的
我们往前看一下,前三年甚至更早,那时候有明星,企业家等“大鳄”入场,轮番上阵,到现在,同样是明星批,网红的表演误人子弟”
请开始思考,如果在加入Ai行业或者说从事芯片行业,还有就做网红,你会怎么选?
还是会选择做网红,因为另外两个对大部分人来讲连门槛都过不去
反过来,社会,平台等不断助长这样的潮流,我们看到的多是夸张的,假的,专门设计的作品或者商品
这是生路,sha得特别激烈
还有就是“地摊经济”什么样的人会去摆地摊?这块好一些,很多地方都容得下了
大部分人想养家糊口,攒一点钱,还得开个小店吧,但是呢要求商业经验更丰富,运营方式得有效,还得有“本钱”等,再加上房租,给各大平台的抽成,原来是一人攒钱一人花,变成了一人攒钱自己花,房东花,平台花,再有点其他的
这里有个备用方案:摆地摊,这一关过了有机会闯下一关
连成一片,形成一个系统,整体和生态,才会循环发展起来
思考题:压倒骆驼的是最后一根稻草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