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警世通言》中的第一篇故事,也是历史上友情的典范。武汉龟山有景点古琴台,相传就是俞伯牙当年抚琴之处。
故事文辞优美,跌宕起伏,对话、叙事多用对仗,读起来赏心悦目。若博闻强识者,通篇背诵也未为不可。
近来再读,却读出来了不一样的味道。
一、俞伯牙性格中的瑕疵
伯牙,上国名士,39岁;子期,村野樵夫,27岁。
在钟子期娓娓叙说瑶琴来历,并听出琴声中的“高山流水”之意后,俞伯牙推琴而起,连呼“失敬”,并说:“石中有美玉之藏,若以衣貌取人,岂不误了天下贤士!”
当子期得知了伯牙的身份,而伯牙想与自己结为兄弟时,因为顾虑自己乡野村夫,怕辱没了伯牙,并没有欣然接受。
这时伯牙说:“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下官碌碌风尘,得与高贤结契,实乃生平之万幸。若以富贵贫贱为嫌,觑俞瑞(名瑞,字伯牙)为何等人乎?”
话说得着实漂亮。可回头看看俞伯牙初见钟子期时的言谈举止。
子期刚登船相见之时,长揖行礼,而伯牙并不还礼,看着他一介布衣,已生见嫌之心,想请他下船,又不好叱他回去。
再看看伯牙接下来的表现。
伯牙没奈何,微微举手道 :“贤友免礼罢。” 叫童子看坐。童子取一张杌坐儿置于下席。伯牙全无客礼,把嘴向子期一努,道 :“你且坐了。”子期亦不谦让,俨然坐下。伯牙见他不告而坐,微有嗔怪之意,因此不问姓名,亦不呼手下人看茶。默坐多时。
可见俞伯牙前倨而后恭,并不真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不在乎富贵贫贱,也是“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的势利之徒。若不是后来被子期的才华所打动,断然不肯屈身俯就。
还有就是到了第二年相约之期,俞伯牙见钟子期未来赴约,以为他一定是丁忧在家,宁肯背信于友,而不肯失孝于亲。于是俞伯牙让家童带上黄金十镒以作赙仪。当他得知子期业已亡故时,到子期墓前抚绝响以慰挚友,而后摔碎瑶琴。在与子期的父亲告别时,俞伯牙说:“下官随身带得有黄金二镒,一半代令郎甘旨之奉,一半买几亩祭田,为令郎春秋扫墓之费。”
去的时候带了十镒,但最后却只拿出两镒。虽然俞伯牙也说了回头还要来接两位老人,为子期的父母养老送终,但把这十镒大大方方都送出去,又有何不可呢?为何开始发慷慨之心,而后又生悭吝之意?
我不知道作者是不是故意留下这两处瑕疵,不过这两处瑕疵是否更让人物接近真实?
二、子期遇上伯牙算是幸运吗?
孟浩然叹道:“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易经》有云:“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无权无势无门路的钟子期能遇上俞伯牙,也算是遇上了生命中的贵人,再凭借自己的满腹才学,夤缘而上,本可以飞黄腾达,光耀门庭,干出一番事业,而不是赍志林泉,混迹樵牧。
可子期有运无命,拿着俞伯牙送的钱买了很多书,白天打柴,夜晚苦读,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俞伯牙曾问钟子期“一身才学,为何不闯荡江湖?”钟子期回答:“父母无人赡养。虽三公之尊,不能易我一日之养”。多么孝顺!可一日命殒,又成何益?徒留白发人老无所依,孤苦度日。
若子期没有遇见伯牙,虽不能显名于一世,但尽可承欢膝下,尽孝身前,娶妻生子,共享天伦,布衣蔬食,可乐终身。
伯牙荒崖下抚琴之时,子期山野中赏音之际,虽然成就了一段历史美谈,但子期却不知他的生命即将走向终点。
伯牙说:“这山野中怎么会有听琴之人?”
子期答:“那荒崖下也不该有抚琴之客!”
也许真是这样,才是子期的幸运。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