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听易经,里面有个剥卦和复卦,春节本来是修养生息的时候,但是现在节假日也把自己折腾的很累!很难复原,也是导致现代人很累的原因…
过年跑亲戚也是件累的事,不过公婆啥的还是要跑几家,今天是表妹约着去叔家,早上把昨天的衣服继续穿,一股烟味,拿着吹风机吹了吹喷了点尼罗河的香水…
我感觉是出去一次最好洗澡衣服全换掉,都是烟味啊!所以分开来点倒还好,接连着这衣服要不要全洗,不洗总是烟味… 我一般还是熬一熬,反正马上又一股烟味!
大年初六又是我家宴客,整了两桌,感觉这过年的确无法恢复精神了,反而是平常我休息时间多,还能恢复过来啦!
下次写到这些卦时再聊!凑个苏格拉底公开日更…
苏格拉底3
苏格拉底最后做了一个陈述,他说:“如果你们处死我,你们将很难再找到像我这样的人。事实上打个玩笑的比方:我是受神灵委派附在这个城邦身上的,这座城就像是一匹良种马,由于身躯太大、容易懒散,需要牛虻蜇一蜇。如果你们听从我的意见,就会让我活下去,但是,我猜想不久你们就会从瞌睡中醒来,听从阿尼图斯的话,一巴掌把我打死,然后再接着睡。”(阿尼图斯是审判苏格拉底时的审判官之一。)
他预言到了自己是一个警醒者,他预言到了自己是在做警醒的工作,就像马身上的那个牛虻一样,蜇它。但是城邦里的人所用的办法就是打死牛虻,接着睡觉,这个城邦不需要被你唤醒。所以苏格拉底被判决死亡。
然后行刑者来了,手里端着一杯毒药——这都是当时参加过苏格拉底的行刑现场的他的朋友,所做的记录——苏格拉底见到此人就说:“朋友,你是此类事的专家,你说该怎么做?”他说:“把它喝下去,然后在屋里走,直到两腿发沉,然后躺下,它就会自己发作了。”说完,他把杯子递过去,苏格拉底平静地接过来,手不发抖、面不改色,他把杯子放到唇边一饮而尽,神色怡然并不觉得味道苦涩。
“到那时为止,我们多数人还能忍住泪。”——这是斐多的叙述——“但是,当我们看着他真的喝下去时,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夺眶而出,不能自已。在我之前,克里托已经控制不住眼泪而走开了,阿波罗多罗斯早就一直在流泪,此时不禁哭出声来。他使得每一个在场的人都不能自持,除了苏格拉底本人。”就是苏格拉底能够坦然地面对着死亡。
在苏格拉底死后,事情迎来了反转。就是希腊人在苏格拉底去世了以后意识到了苏格拉底的伟大,那三个状告苏格拉底的人都被判流亡,他们都纷纷选择了上吊自杀。甚至雅典人听到苏格拉底的名字就会流下眼泪来,因为整个城邦都为苏格拉底难过。
“但是苏格拉底之死也可能使我们有被误导的危险”,这个作者在最后强调这一点,我觉得很重要。“它可能使我们形成一种自我欣赏的信念,在被多数人憎恨与正确之间建立必然的联系。好像天才和圣人的命运就是先受误解,然后再由利西波斯给他们塑铜像。”利西波斯是著名的雕塑家,雅典人为了纪念苏格拉底,请他给苏格拉底塑了一尊雕像。
虽然苏格拉底是与世不合,但不代表着所有与世不合的人都是对的。作者说这不是苏格拉底的意图。“认为与世不合就是真理的同义词,与认为与世不合是错误的同义词一样幼稚。一种思想或行动是否有价值,不取决于它广受赞同,或广受攻击,而取决于它是否合乎逻辑规则。一个论点不能因为多数人谴责就是错的,但也不能以英雄的姿态总是对抗多数,以为这样就一定正确。”
哲学家向我们指出一条路可以摆脱两种有力的错觉——应该永远听从舆论,或者决不听从舆论,这是两个错觉——这条路是什么呢?如果我们追随他的榜样,努力做到永远听从理性的律令,就会得到最大的回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