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大阪市面积223平方公里,总人口约有267万人,是日本次于东京、横滨,人口第三多的城市。
与名古屋城、熊本城并列为日本历史上的三大名城。
著名的日本小说家川端康成就是大阪人。
大阪城是大阪的著名地标。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既有大坂城的写法,也有大阪城的写法。
一般来说,大坂城指丰臣时期的大坂城,而大阪城指的是德川幕府以后的大阪城。
1583年,大将军丰臣秀吉调集3万民工,大兴土木,花费3年时间,将大阪城建成地势险要的军事要塞。
用巨石堆砌高大坚固的城墙,有的地方高达10米,成为日本所有古老城墙中最高的,四周有护城河。
分为内城、中城与外城(即本丸、二之丸、三之丸)。
中国的城就是一座大城池,民众和统治者共同住在城内,是一个较大的区域。
和中国的城不同,日本的城只由统治者和家臣们自己居住,所以城的面积不是太大,城中的建筑也不是很多。
而天守阁就是大阪城内最主要的建筑,也是当年丰臣秀吉和家臣们居住的地方。
现在的大阪城已经是大阪城公园了。
在大阪市中心的精华地段,有这样宁静的休憩场所相当难得。
4
现在的天守阁是模仿丰臣秀吉时代的天守阁外观所建造的。
39.8 公尺的天守阁矗立于高13 公尺的天守台上,最高的第八层楼上可以眺望大阪市景,其它层楼则展示了包括各种武器、丰臣秀吉的木像、书简、以及当年作战图模型等。
在天守阁,你可以看到矮小的丰臣秀吉由一介贱民成为不可一世的英雄的全过程。
丰臣秀吉(1537年3月26日-1598年9月18日),日本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的武将及大名,原名木下藤吉郎、羽柴秀吉等,绰号秃鼠(猴为后世编造),本是一足轻(下级步兵),后因事奉织田信长而崛起,自室町幕府瓦解后再次统一日本,并发动万历朝鲜战争(朝鲜征伐),最高的官位是太政大臣。
他是日本战国时代末期封建领主,是继室町幕府之后,完成近代首次统一日本的日本战国时代大名,为1590-1598年期间日本的实际统治者。
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治国有方,多年战乱的日本一时间国泰民安。
丰臣秀吉不像日本社会中上层那样对中华文化奉若神明,他见日本已经安定,遂萌发了建立一个亚洲大帝国,充当亚洲霸主的思想。
他决心到比日本更广大的空间施展一番,抛弃日本对中华文化的仰慕,将中国征服。
他认为首先要征服朝鲜(丰臣秀吉两次出兵侵略朝鲜,意欲将其作为侵吞中国的前哨,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日本的军国主义自此萌芽),最后再征服印度,建立一个包括日本中国印度朝鲜在内的亚洲大帝国,这是此后数百年来日本征服亚洲思想的发端。
1598年8月18日,丰臣秀吉去世,享年62岁。
西元1615年,丰臣秀吉所建大阪城与丰臣一族一同毁于战火,后由德川家族重建,但后又被毁。
因此,现存的天守阁是第三代建筑,其内部已成为一座历史博物馆。
如果大家觉得上述历史太繁琐,那不妨看看下面的描述。
丰臣秀吉,出身贫寒,八岁时丧父,随母改嫁,做了拖油瓶儿,连个姓都没有。
因少年时生活太过贫苦,身体瘦弱,被人送了个“猴”的称号,又因为头发斑秃,被称为“秃鼠”。
成年后身高只有1.38米,以至于城门口放了好几个“上马凳”。
秀吉不甘心如此贫苦一生,一无所有的他在二十岁时即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兼并战争的洪流中,在织田信长的部下做一小卒,结果就此发达。
(据说大冬天,秀吉把织田信长的草鞋先在怀里焐热了再让主子穿)
重要的是,丰臣秀吉和天下所有男人的思维是一毛一样啊,权力在握后,纳了很多侧室,收了一众干儿子干女儿哈哈哈。
(由此可见,身高、相貌完全不是实现雄才大略的障碍呀)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