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那么喜欢你,你喜欢一下我会死吗?
这一句话前一阵子非常流言,大意就是类似于精神胜利法,追求女孩子失败的自我安慰,给拒绝自己的女神提供一种理念支持。看似平淡无奇,但是细细琢磨,意味深长。让对方按你的要求去做,似乎是一种“唯我论”的强迫症,人家为什么要按你的思想去做呢?
这句网络爆红的话正应了《论语》其中有一句著名的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经典被世代人都推崇的道德行为准则。所谓“道德准则”是因为在世界各种文明中,都能找到和普遍接受的一种行为准则。它有肯定与否定两种表达方式,这句话是否定的表达方式,肯定的表达方式是,己所欲,施于人。在《论语》中这一观念被表述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不管是那种表达方式,字面是清楚的。也就是我们日常对话常说的:“你站在别人的位置思考”。全球化时代,文化多元化,各种在性质上差异巨大的文化如何相处,而不会导致文化冲突?就论理学而言,很多人选择了将“道德准则”作为全球论理的基础。
但这一表述并不像我们看起来那么具有说服力。假如我是一个色鬼,那我自然愿意去调戏人,也乐于被人调戏;如此,按照道德标准,我愿意被人调戏,别人自然也愿意被调戏,我调戏别人就成了道德的事。这一结论违背我们的道德直觉。即便是在某一特殊环境下,我和被我调戏的人都有这样的意愿,即都愿意去(被)调戏。我们还是不能说一意愿就是道德的。当然,我们可以补充说,这一意愿必须是道德的意愿,否则就不能被普遍化。但问题正在于,处在多元化的背景下,我们正是用首先标准确定什么是道德,为导致了循环论证:
我们用道德准则确定什么是道德的,但用道德的意愿,确定这道德标准。即使说,道德准则中的“己”是指原衩状态下的无偏见的旁观者,也无济于是,这样一种偏见的旁观者,是一种不可能达到上帝视角。道德准则还隐含的认为,行为对象应当是与我一样的理性健全的主体,那么,如何处理儿童、精神失常者、动物等和我并非同心同理的存在呢?
基于上述理由,我认为,道德准则并不适合作为全球化时代论理困境的基础。
2、“人所欲,施于人”
常见的全球化时代论理奠基方案,往往是提供一个修正版本的道德准则,刻画一种以“己”(即道德行为的主体)为中心思想蓝图。我们似乎总是习惯于按照我们的方式要求别人,比如当一个国家收容难民时,并非问,他们要什么,而是要求他们必须遵循某民族的习惯传统。同样,一个难民进入一个国家,也总是要求某国必须尊重他们的习惯传统,而不是问自己是否也得尊重某国的习惯传统。应该以“人所欲”(即道德准则的对象)来作为全球化时代的论理奠基,这里的“人所欲”并不是拍拍脑袋去想,觉得人家应该会有怎样怎样的意愿;“在我们决定涉及到别人行动时,我们所依据的不是如果处在别人的位置上,我会愿意或不愿意别对我作什么样的事情。相反,我们要看实际上处在这个位置上的这个实际的人在实际上愿意我们对他们作或不作什么事情。”这就要求我们实际地去了解,与我们打交道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有何欲望。不仅我们按照行为对象的实际意愿对待他们,是一件道德的事,就算我们没有完全了解对方的实际意愿,我们愿意花精力去了解别人这一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尊重。因而是道德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尊重了行为对象的独特性,并努力去了解他。虽然“要真正理解他人……乃是十分艰巨的任务,甚至……是不可能彻底完成任务”。但重要的不是对对象作出完全正确的理解,而是更好的与对象打交道。
这种原则,作为称为“道德准则”可以避免道德准则想当然的家长主义倾向,即我怎样,你就应该怎样的强硬做派;可以观察到边缘化的行动主体,比如动物、精神病人等无理性或理性不健全的人,等等。
当然,道德准则也面临对象以不首先方式待我的问题,比如有人让我去杀人,或者有人让我自杀,或者有人让我杀了他。可能的回应是,让我杀人涉及到第三者,他才是行为对象,我应该考虑他的意愿,而不是让我杀人的人意愿;让我自杀的问题也一样,只不过这里行为对象变成了我;在让我杀他的情况复杂一些,我们可以说,让我杀他的是他的非理性自我,不是他理性自我,道德准则与后相关,我们应该考虑他的理性自我的意愿。
3、中西观点,古今对照。
以世界的眼光去衡量“道德准则”必须要去世界的视角去诠释,这涉及到哲学方法论的总是。简单说,如何进行中西比较,常见的有两种策略:一种是文本研究,即历史地、文献地考察两种文化传统之异同。比如孔子讲“德“,亚里士多德也讲德,文本研究的方法会比较他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诸如此类。另一种是哲学创造,比如牟宗三就创造性地使用康德哲学和传统儒学,建构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
可以举一例说明。在诊脉朱熹与美德论理学时,亚里士多德陷入以自我我为中心,亚里士多德强调:“美德论理应该注重行为主体,但道德准则思考的是应该关心他人“。但无法很好回应另一种情形:具有美德的人,对他人,他关心的是他人外在的物质的利益;对自己,则关心自我内在的美德。在后一种语境中,内存美德高于物质利益,这一不对等导致了一种不道德。朱熹:“具有美德的人,内在关心他人,不仅关心他人的物质利益,而且关心他的德性。”很好的诠释。朱熹认为:“君子内在的自明其德且使人各明其德,否则不算止于至善了。”
毛嫱丽姬出自《庄子·齐物论》(注一),里面的话粗但道理不粗。其中:“你睡烂泥不舒服,但泥鳅舒服啊;你怕睡树上掉下来,猴子喜欢啊,你说三者谁的习惯才是正确的?人吃肉,鹿吃草,蜈蚣吃小蛇,猫头鹰爱吃小老鼠,这四者ywyf才真懂吃?猴配狙,麋配鹿,泥鳅配鱼儿,我们人啊,喜欢毛嫱丽姬,鱼见鱼跑,鸟见鸟飞,麋鹿见撒腿跑,到底谁才美?我看啊,是非仁义,纷杂错乱,谁都搞不清楚。一我般观点认为,庄子表达一种相对主义立场。”
正确的观点应该考虑到我们行为对象的特殊性行动。再如儒家的“爱有等差”,一般观点认为,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爱;借助孟子、二程的文本,将之解读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类型的爱。这些解读,虽然有文本依据,但也多有阐释,很难说是“原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