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寒冷的初冬,老母亲们被辅导作业逼的暴跳如雷,“小棉袄”已经不再贴心,“皮夹克”也不再值得炫耀,恨不得赶紧扒下来送人。至此,朋友圈轰轰烈烈的“招亲大会”拉开帷幕!
![](https://img.haomeiwen.com/i8576689/1a85845a67685be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576689/e9ebb89260182af3.jpg)
我哄着怀里的小娃,默默的想着等过几年可能能挑一个不错的亲家~
虽然我娃小,但是我经验不少啊,因为我有一个以一当十的弟弟!
大学毕业那年夏天,我家亲亲小姨急吼吼的把上三年级的的弟弟送来让我辅导,理由是名牌大学毕业,难道还辅导不了一个小学生吗?我信心十足的应承下来,从此开启了我苦恼的下半生。
对,就如所有老母亲刚开始那样,我发誓一定要耐心辅导,不吼不叫爱孩子,给他一个快乐的童年,许他一个光明的未来。
然而,刚刚三天就被气的破功了,贪玩的是他,粗心的是他,耍赖的是他,于是在我在“吼教”的道路上高歌猛进,升级成为弟弟“最害怕的人”!直到我摸索出这套“武功秘籍”。
01寻求权利
放学后,弟弟进门把鞋一踢,书包一甩,“姐姐,我想先玩儿会儿”
“咱们先把作业写完再玩儿。”
“我就看一集动画片。”
“等会儿写完再看,不然又要写到十一点。”
“哦,好吧”
五分钟以后…………作业本拿出来
十分钟以后…………削好了铅笔
十五分钟以后…………姐姐,这个题我不会(其实,他根本没读题)
OH MY GOD!难道这样的以牙还牙会让他心里得到相应的补偿?你不让我开心,我也不让你好过!
NO!他在试图自己掌控做作业的节奏,于是我决定把部分权利交给弟弟,让他一起参与决策,决定自己是先写作业再痛快的看三集动画片,还是先看一集动画片再写作业(今晚只能看一集),刚开始几天,他还会试探我,甚至是反弹式变本加厉的对抗,希望我能让他回到以前的舒适区,但是,我坚持要求他按照一起制定好的决策去做!
后来,他回来会主动招呼我,“姐姐,我写作业了”。
02寻求关注
事实证明,我高兴的有点早了!
主动写作业的第三天……
“你先自己写,有问题先过,姐姐一会儿集中给你讲。”
十分钟以后,还是那一页,还是那一题……
“写完啦?”
“没有,这题不会。”
“你先留着吧,等会儿一块儿讲。”
我坐在旁边一边看书,一边偷偷瞄他,十分钟过去了,他还在~扣!桌!子!
“小弟,全不会?”
“哦,我再看看题,有的会。”
我默默的站在他身后,他回头看看我,然后静静的写作业,写完两道题,又回头看看我……
该怎么拯救你,我亲爱的弟弟?我决定给他一定的关注,但是又不能给予过度关注,否则他还会做出种种讨厌的行为以求得关注。我坐在他旁边告诉他,“姐姐今天晚上有一篇材料要写,我们一起做作业,看谁先完成今天的任务,有不会的题目先过,然后我们一起解决”
于是,他兴致勃勃的想要超越我。
03自暴自弃
没想到,后边还有更大的麻烦等着我!
“姐姐,这些题我不会。”
“全不会?”我看着练习册上大片空白有点惊讶。
“啊,全不会,上课听不明白,作业不会做。”
……于是一道道讲解……
……三天后……
“姐姐,我是不是特别笨啊?”
“慢慢来,回来我再给你讲,咱一点点进步”
……三天后……
“姐姐,求求你你别让我写作业了,再写我就要跳楼了”
……………………
我有些灰心丧气,是不是我讲题的时候太严厉了?是不是讲的太快了?是不是只顾讲题,没有顾上他的感受?于是我改变了策略,不再一上来就做作业讲题,等弟弟回来后,我们先一起复习一下当天所讲的内容,不明白的及时消化,鼓励任何一点点的努力,多采用提问式,调动弟弟的知识库,由输出倒逼知识输入。
终于,弟弟不再“跳楼”了。
04鼓励代替奖励
期末考试后,弟弟兴高采烈的扬着试卷“姐姐,我进前十啦!你准备给我什么奖励?”
“今天是我生日,咱俩一起吃面吧。”
弟弟小嘴一撅“我这么大进步你都不奖励奖励我,我们班毛毛每天写完作业,第二天零花钱翻倍。”
我认真的问他“你觉得你写作业是为了得到零花钱翻倍呢还是期末考试进步呢?”
弟弟张口就说“当然是零花钱翻倍更好。”然后想了一会儿“还是期末考试有进步更开心,不过要是零花钱翻倍当然更好了。”
“如果没有零花钱翻倍,但是期末考试会有很大进步,你会好好写作业吗?”
“那当然啊,期末考试成绩bilingbiling闪光啊,多牛啊”
“如果期末考试不会进步,只有零花钱翻倍,你会好好写作业吗?”
“那糊弄糊弄得了呗,反正只要写完就行。”
“那行啦,你成绩进步啦,这不就是你想得到的最大的奖励。”
从此,弟弟再也没提过要奖励的事儿,奖励只会让孩子感到被控制,或者助长孩子的贪心,却无法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但是小姨还是会在弟弟有进步的时候送他一个他喜欢的小玩具或者多放他半天假。
05不吼不叫,对症下药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儿璞玉,需要耐心的打磨。孩子在寻求不到归属感和存在感的时候自然会做出相应的对抗,或者报复,或者寻求权利,或者寻求关注,严重的还会自暴自弃。每一个父母都是引导者,而不是训导者,要“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挖掘孩子的任何一点闪光点和进步,用描述性的事实在赞扬孩子,用好奇性的语句来引导孩子,用信任的语气来鼓励孩子。当孩子奋起反抗的时候,我们极力打压,大概只能像火星撞地球那样引起大爆炸。
辅导作业的老母亲们,请收下这份武功秘籍,不吼不叫,对症下药。
孩儿是亲生的,命也是自己的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