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董小琳
我从2016年开始写书评,一晃两年过去了。
要说进步,阅读速度应该是最明显的了:
从刚开始一周读完一本书,到现在翻1-2个小时,就能了解一本书的大概内容。
但是,随着阅读速度的提升,写作速度反而越来越慢了。
记得刚开始写公众号时,每天的早读时间基本就够用了,从内容到排版一气呵成。然而,现在的早读几乎变成了“打杂时间”,看看书,列列大纲,就过去了。
为什么会这样?
难道不应该是读得快了,写得也快吗?
其实,这个问题,我也一直没想通。
直到我读了这本书,有“香港第一自媒体人”之称的Spenser,S叔的新作——《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
说到S叔,去年我曾经写过一篇拆解文章《Spenser拆解报告:从月薪3000到日入百万,他是如何做到的?》(点击链接可阅读)。
记得当时从Spenser的第一篇公众号文章开始看起,后来翻着翻着被封号了,微信提示说:
您的操作过于频繁,请稍候再试。
这一稍后就是一整天。那种感觉就像是发现了一个宝藏,却突然被一扇门给拦住了,百爪挠心。
好吧,我承认,面对好文章,我的抵抗力几乎为零。
如果说,这次拆解给我带来了些什么,那就是让我认识了一个大号的完整成长过程:原来他曾经把公众号叫做“Spenser的二次学习日记”,他也有过青涩与迷茫。但最终,他用自己的成绩说明了:写作能改变命运。
现在很多朋友都有的写作梦,S叔则亲手把梦想演成了现实。
这次,他又把实现梦想的方法,用白纸黑字的方式印到了书里。
怎能有不好好学习一下的道理呢?
好了,到这里我们提了两个问题,分别是:
为什么读得快了,却写得慢了?
怎样用写作改变命运?
下面,我们就来揭晓答案吧。
到底在写什么?
在与成长社群的小伙伴们交流的时候,我会让他们先思考一个问题:你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不同,采用的写作方式就肯定不同。
这时就有人说了:小琳老师,其实我也没想要做成多大的名气,就是想有个地方,记录下自己的心情。
好啊,这个目的没问题。但,如果你确定自己是这个初衷,就不要再去羡慕别人的文章收到了多少打赏,给作者带来了多少点赞了。
因为,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初衷,几乎没有可比性。
盲目地攀比,只会给你带来焦虑,就更难成长了。
如果你也是想通过写作在网络上发声,现在,我想请你花几分钟想一想:
你的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自娱自乐?还是扩大影响力?抑或能像S叔一样写作变现,早十年实现奋斗目标?
拿我自己为例吧。
刚开始写公众号的确是自娱自乐,而且是很盲目地乐。自嗨的成分远远多于真诚。不过是把日记里私人的部分删去,再发出来,写起来得心应手,利落干脆。
然而,人毕竟是要成长的。
渐渐地,我看到了新媒体写作应有的样子,于是就尽力去模仿学习。我在心里给自己的文章定了三个标准:最低标准、及格标准,以及最高标准。只要时间允许,我会要求自己的每一篇文章都按照最高标准完成,用刻意练习来提升写作能力。
因此,出现了写写停停,一篇文章反复修改斟酌的情况。
慢下来的速度,换来的是文章质量的提升。
至少,自己要看得过去。
读者愿意花时间读我们的文字,我们就应该为他们的时间负责。
于是,我们的第一个问题,答案已经出来了——
是写作目的的变化,导致了越写越慢的情况。
本质是标准提高了,结果是得到成长了。
因此,很多事情,并不是快就一定好。
说到这里,我想和你多聊两句。
现在有些课程,标题起的很诱人,像什么:一天让你如何如何,甚至十几个小时就能让你武功升级……总之,互相比着看谁快,简直是无下限。真的有这么神吗?我想结果大概是,谁学谁知道。
清末民初,曾经出现过一些卖大力丸的人。他们在大街上略带口音,抑扬顿挫地吆喝着:你买了我的大力丸……
应该怎么写?
在拆解S叔的时候,我总是莫名其妙地就陷在了他的文章里,而忘了自己到底是为什么而来。
可以说,是我的目的性不强,但更好的解释原因恐怕是:他的文章太有吸引力了。
所以,如果你想写出高质量文章,而又不知道从何下笔。从读S叔的文章开始,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一篇篇地翻文章?这也太麻烦了吧。
好吧,在这本《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中,作者就将自己多年的写作经验,毫不保留地独家揭秘了。
用一句话总结,写新媒体文章就要有用户思维。
那什么是用户思维?是你的文章能够影响用户的一种能力。
具体实现方法,可以分解为两个:
洞悉读者的阅读诉求;
理解读者的阅读场景。
下面我们一个个来说。
首先,你的文章是要给读者提供价值的。而不是全篇在讲自己有多厉害,有多牛。
有的人喜欢用这样的文字开篇:
我最近读了一本XX书,这本书的作者是XX。他是全国最牛的XX,因此,在读这本书时,我的感受是XX。
好吧,如果是你,读到这样的文字,会有什么感觉?
你读了一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
这就是典型的,没有给读者价值的文字。
所以,在下笔之前,你不妨先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要花时间读你的文章?
这个问题想通了,文章质量也就自然上去了。
第二点,在写作的过程中,设想一个真实的阅读场景。
比如说,有的人喜欢在晚上十点推送文章,那么你的文字就应该适合大部分人睡前阅读的习惯。短小、温馨,能伴人入眠。
这时,如果说看完你的文章,困了。你应该理解成一种褒奖,而不是讽刺。因为你的读者需要这种效果。
那如果换成早上推送文章,再有这种催眠效果,就一定是你的不对了。
所以说,文字的好坏与阅读场景紧密相连。
忽略了这一点,你很可能会出现写了半天文章,自我感觉良好,却没有期待中的阅读反馈的尴尬。
除此之外,书中还讲到了像“左手写作,右手传播”,“怎样起好一个标题”等等,关于新媒体写作的指导和建议。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找来原书,继续研究。
写作的这两年,让我对S叔的这句话深有体会。
你所看到的世界,因为写作的枢纽,而变得完整。
我们的文字是写给读者的,但收获更多的,还是我们自己。
写作是思想和灵魂的绽放。期待你能加入进来,我们一起精进。
你是否也正在写作?遇到了哪些问题,有什么体会呢?
欢迎留言。
—END—
不是在读书,就是在码字的小琳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不妨点击下方红心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