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3.8妇女节了。这个国际上认定的,给所有妇女的节日。
但是有很多人会下意识地排斥“妇女”二字,认为这两个字放在自己身上,就是对自己的侮辱。
有很多年轻女性在收到别人发来的“妇女节快乐”时,都会觉得气不打一处来,然后疯狂反击:
我还是个宝宝!是什么妇女!
我还是个小女孩,你才是妇女!你全家都是妇女!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更喜欢“女神节”三个字,而不是“妇女节”?
现在是一个网络电商时代,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在接受着消费主义的洗礼。
最早YSL开启中国市场的那一场营销,我到现在还记得——
男友送YSL星辰,买了才是爱我”、还有各种“连支唇膏都买不起,姑娘你过的真苦逼”等等一大堆争议性的话题,都是围绕着这支奢侈品口红来的。
在那之后,很多男性不送女朋友口红,女朋友就会分手。
在那之后,检验一个人过得好不好的标准,变成了她有多少支口红。
而在那之后,网络电商也逐渐在实验中摸透了女性心理,开始了大规模的洗脑。
我们很多人在消费主义的侵蚀下,会忘记节日本来的意义,而只顾商家喊出的口号有多么深得人心。
商家会告诉你,你是女神,女神就要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接受别人的跪拜。
商家会告诉你,你是女神,女神就要对自己好一点,今天又打折了,你还不快来买买买吗?
商家会告诉你,在我这里,你就是我的女神,我为你准备了好多好东西,有了这些你会更女神。
“女神节”、“女生节”,满足了很多女性的虚荣心,但是这一天过后,所有的吹嘘都变成了泡沫。
女性在生活中和工作中依然面对着严重的性别歧视。而对此,却鲜有人发声。
我们过了100多年的妇女节了,可是女性的权益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
100多年前的社会,剥削与压迫并在。
女性在这一阶段的地位,和奴隶差不多。
当时社会上的绝大多数女性,要承担着怀孕、生子、养育的重任,同时她还要肩负着赚钱养家的责任。
那时候的女性啊,天不亮就要起来为要出门干活的丈夫做饭,而后安顿好自己的孩子,再接一些小活,补贴家庭收入。
没有人帮她,也没有人对她说,你要经济独立,你要对自己好一点。
封建统治下的社会,虽同为人,女性却依然没有人权。
那个时代的女性多是怨恨自己身为女儿身的,如果不是因为自己是女人,那么自己想必会有一番作为,会有更好的生活,而不再是破衣烂衫,每日为度日愁苦。
面对压迫和剥削,大多数女性选择自怨自艾,也有那么少部分人,选择走出来,为更多的女性同胞谋取利益。
1857年3月8日,美国纽约的制衣和纺织女工走上街头,抗议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薪。尽管后来当局出动警察攻击并驱散了抗议人群,但这次抗议活动促成了两年后的3月第一个工会组织的建立。
接下来的数年里,几乎每年的3月8日都有类似的抗议游行活动。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在1908年,当时有将近15000名妇女走上纽约街头,要求缩短工作时间(十小时工作制),增加工资和享有选举权等,并喊出了象征经济保障和生活质量的“面包加玫瑰”的口号。第二年有2000人参加双纽约市曼哈顿区的一个妇女节集会。首次庆祝妇女节是在1909年2月28日,当时美国社会党发表了一项宣言,号召在每年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举行纪念活动。这样每年的庆祝活动一直持续到1913年。
....
直到1921年,妇女节才真正被国际上认可。
而在这其中,无数女性同胞为了争取自身权益,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无数鲜血才引起人们重视女性权益,到了今天,我们只顾消费,忘记了妇女节背后的深重意义。
我们选择性地麻痹自己,也在网络时代的陷阱下逐渐忘记了自己在生活中、工作中所遭受到的那些不公平,只认为自己是一名为人所宠爱的女神。
在很多人的眼中,女神意味着妆容精致,生活里充满着岁月静好,无忧无虑。
而与之相反的是,妇女意味着不修边幅,生活中充斥着柴米油盐,鸡毛蒜皮。
这属于很多人的刻板印象。年轻的女孩子觉得自己一旦和“妇女”二字扯上关系,就意味着自己不在年轻,要为生活所恼。
在这样一个刻板印象当中,我们会下意识地排斥“妇女”二字,而在网络中所见的女神转身成为所有女性艳羡地对象。
我们会去下意识地模仿女神,当有人叫自己女神的时候会带来极大地虚荣心满足。
而回过头来想想,大多数网络女神收获的都是近似于病态的荷尔蒙崇拜,不是发自内心的钦佩和赞美。
我们实际排斥的,不是“妇女”二字,而是在这二字背后的歧视,令人心惊。
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因为你是女性。
女性就意味着将来你会结婚生子,会孕育新的生命。
而企业则要承担着产假、哺乳假、喂奶假。
其实,我们还有月经假,只不过很少有人知道,也很少有人敢请。
孕育生命本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很多人却遭受当头棒喝。
孕妇被辞退,被安排扫厕所这些事情不是新闻,而是女性歧视最真实的写照。
北上广深的女性为了不被辞退,选择去冻卵。
教师行业中的女性怀孕,是要排队的。
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女性在夜深人静地时候都会思考,我要是个男的就好了。
很多女性努力着,但依然深觉自身力量的渺小,需要奋斗的、努力的,还有很多。
我只希望,我们女性,不要在这一天,忘记100年前的今天,女性同胞为之付出的一切。
消费只能带来一时的快乐,而努力去为自身权益奋斗,却是需要一直的努力。
不要为身为一名女性而感到羞愧,也不要为被称为妇女而感到被羞辱。
该去感到羞愧的,是性别歧视本身。生而为人,有男女之不同,有生理的差异,却没有社会性的差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