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听不听话”是家长交流的日常,这个话题在如今工作生活压力增大和父母对孩子关爱成才期望愈烈的交织下显得更为复杂。话题探讨离不开一个较为全面的背景,包括家庭、社会、性格、教育、工作等等,是一个庞杂的工程。本文梳理一些共性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为各家庭认识和讨论话题提供一个基准判断。
1.孩子不听话的本质是什么?
从父母来看,这种情况是指他们要求孩子去做的事情,孩子没有认真的去做,或做的效果不好;从孩子的角度,父母要求他们做的并不是自己想做的,缺乏兴趣,可能因为理解、能力、性格等原因。
问题可以归结为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与孩子阶段的发展不协调、沟通交流不充分导致的不对称现象。简单评价这种现象好与坏并不全面。总的来讲,好的方面是指家长关心孩子,在协调处理这类问题过程中促进双方了解,形成紧密的亲子关系。不好的方面是指家长如果不是出于关心孩子而是指责,容易加剧孩子逆反心理,起到不好的效果。
2.孩子该不该听话?
我认为孩子该不该听话这个命题要从多个方面辩证的看,不能简单地归结于某个结论或某个结果。
比如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以前生产力低下,人们生活水平不高的时候,父母和孩子的期望都是解决温饱问题,这种低期望容易产生对称现象,如孩子力所能及的帮家长做事分担压力,不让家长分心等,在生产力普遍低下的年代是评价的主要标准,如“贫穷的孩子早当家”等。当生产力在增长,人们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的时候,父母和孩子的期望变得多样化时,这种不对称现象会变得多样化复杂化。比如父母工作比较繁忙的时候,孩子能自己照顾自己,学业尽量让家长少操心等,我常描述这种情况为“父母忙的孩子早当家”。每个阶段和背景有他特定的含义。
再比如从孩子成长阶段来看。学前儿童心智还没完全成熟,孩子并不能很好的表达内心想法和愿望,通常会借助一些他/她认为合理的方式如哭、拥抱、纠缠等,但家长看来属于不听话的,希望引起大人的注意和理解他们;而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则希望他们的自尊心得到满足而采取一些激动的行为,通常被理解成逆反,等等。所以孩子成长各个阶段是需求是不同的,所以要求他们听话的标准也必然不同。家长更要倾听他们的真实需求,才能达到双方和谐的目标。
3.父母该怎么做?
更多是提给家长的要求。首先正确看待要求孩子听话是关爱孩子成长的需要,要引导孩子理解你的初衷。其次,家长要有包容的心态,充分认识孩子成长不同阶段的真实需求,愿意倾听交流,要有一定耐心;再次,家长主要帮助孩子形成良好习惯和懂做人的基本道理,这是孩子一生发展的关键;最后,听不听话是家长个人感觉,和孩子好坏没有关系,所以不能因为听不听话家长苦恼、孩子紧张,和睦亲子关系比什么都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