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已经过去,为了弥补一下常常没有空闲读书的遗憾,我用周末的空余时间,一天读完了一本书:《一天读完中国文学》。
本书的编者徐旭,用200页的文字,浓缩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主要成就。特别欣赏封面上的文字:“每一个青少年的美好人生,都应该从阅读一本好书开始。”“读书,犹若一日三餐。餐者,在于长身体。书者,在于长智慧,长精神。青少年读书,期于人生奠基,根基越深,后劲越足。”虽然这本书只是中学生读本,步入知天命之年的我却读得津津有味。
图片
1、复习了一遍中国历史的时间轴。
这本书以时间为顺序,简单介绍了各个时代的文学成就,精炼,条理清晰。我在阅读的过程中,重新复习记忆了几乎已经忘却的中国历史时间轴线: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清时期和近现代时期。
2、中国文学的成就,就浓缩在这“寸土寸金”之间。
这本书只有200页,每一个篇章都简洁凝结,浅显易懂,但内容却丰富多彩、斑斓多姿。
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启了中国文学的光辉起点。道家学派的代表庄子,用他的哲学名著《庄子》,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文学树立了一座语言艺术的丰碑。屈原开创了楚辞新诗体,书写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首最长的浪漫主义抒情诗。汉代“正史之祖”司马迁忍辱负重写《史记》,被鲁迅先生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田园诗之父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他高洁孤傲的品格和诗意化的生活情趣,一直被后人称道。初唐四杰中成就最高的王勃,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散文化笔法抒写临别友谊,成就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千古名作。边塞诗人王之涣、田园诗人王昌龄、诗仙太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他们用自己的才情、诗情,创造一个又一个唐朝的传奇。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气度与胸怀,欧阳修热爱祖国山川的思想和与民同乐的情怀,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奔放和豪迈,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至死不变的爱国主义精神,都代表了宋代文学史上最高的成就。
图片
3、从书中,我知道了许多未知的故事和人物。
“涸辙之鱼”中庄子的智慧,《谏逐客书》中李斯的委婉,“洛阳纸贵”的故事,陈子昂“一日之内,名满天下”的典故,陆放翁名号的由来,都让我眼界大开。被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春江花月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帝王作家李煜,在41岁生日那天被宋太宗赐死;汤显祖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他“幼志在诗书,吟咿不去口”,最终却隐居玉茗堂;洪升的历史悲剧《长生殿》,同《桃花扇》一起,被称为清代戏曲的“双璧”……
常常慨叹,没有时间读书,常常慨叹,读书了什么都没有记住。其实,时间都在自己的手中把控,每天少一会儿闲聊,少一会儿放空,少刷一会儿短视频,睡醒了少在床上眯两眼,都可以节省出来一点儿时间用来阅读。不用纠结自己能够记录多少记住多少,所有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在将来的某一天,都会变成营养成分滋养你的身心和灵魂。
我们不能把控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和厚度。抽空阅读吧,让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让生命更加丰盈和富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