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些人对《牛虻》这部小说的评价,有的认为这是对意大利革命党人牛虻的歌颂,有的认为这是牛虻与琼玛的爱情小说,而我,看到的是两个人的充满正能量的毁灭重生之路。
一个是亚瑟——生于富裕家庭,不谙世事的少年,最大痛苦莫过于心爱的姑娘可能不爱自己。至于异母兄嫂的对自己及母亲的歧视和侮辱,就像阳光下的阴影,虽然会让心里蒙下灰尘,但是在神父蒙泰尼的关爱下,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了一个英俊爱国的少年。
单纯的亚瑟认为,在做一个虔诚的教徒和争取民族独立之间,没有矛盾。以致于错误相信密探卡迪的诱骗,透露了他们的行动和战友的名字,导致自己连同战友一起被捕。挚爱的姑娘琼玛以为是亚瑟告的密,打了亚瑟一个耳光。此时亚瑟又突然知道自己的身世——神父蒙泰尼才是自己的亲生父亲,自己竟然是一个私生子。
在诸多欺骗、丑陋的现实教育下,亚瑟一下子被残酷的现实杀死了。
爱他的人欺骗自己,他爱的人憎恨自己,就连自己的信仰也突然变成了一场骗局,愚弄自己。
对于亚瑟而言,此时他眼中的世界与自己所想的完全不一样,这是一个地狱。所以,为了得到解脱,亚瑟坐在了飘往南美洲的船上,义无反顾地离开了。
船只被黑暗笼罩,未来就像夜幕一样充满着未知,也许会受到伤害,但至少是真实的,至少不再有欺骗。
亚瑟毁灭于神父和宗教对自己的骗局,重生于离开之时。
另一个是牛虻——一个曾经只身流亡南美洲十三年的意大利青年党人。他拥有新的独立人格和思想,是一个孤独的革命家,没有家人,没有爱人,只有一份终身奋斗的信仰和事业。
曾经痛苦的经历造就了牛虻坚毅、勇敢敢的性格,黑暗的现实反而令他更加清醒,对于所有的丑陋他毫不留情地讽刺。他成了当权政府的眼中钉,肉中刺。
在偷运军火被捕后,蒙泰尼认出了他曾经的身份,两人各自坚持自己信仰,谁也无法说服谁,最终牛虻从容赴死,蒙泰尼也痛苦而死。
牛虻毁灭于十三年的南美洲流亡之旅,重生于为革命奋斗献身之时。
亚瑟和牛虻最终都走向了重生之路,这一路,充满着艰辛和不易。
虽然在《牛虻》这部小说中,最终每个人都活成了一个悲剧,但是对于亚瑟、牛虻、琼玛以及其他为国家独立而奋斗的意大利革命党人来说,认清黑暗并反抗则是一部喜剧。
那么对照不如人意的现实生活,我们是否也像勇敢地意大利革命党人一样,将悲剧活成自己的喜剧呢?
现实就像《牛虻》一样残酷,绝大多数的人被生活压迫地麻木不仁,逆来顺受;或者挣扎于自己的窘迫和他人的春风得意之间,怨天尤人;只有少数人在现实的重压和世人的不解之下,依旧不改初心,淡定从容。
所以,对于那些些奔波于生存和生活中的人来说,如何将种种不如意活成自己的喜剧,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课题。既然牛虻能成为这部小说的正能量,那么,生活中一定也有这样的人,能够成为我们的正能量,他,也许是你自己,都只需要我们用心去发掘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