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以后,经常会有人采访张菲,问他为什么当初要学习演讲。
他总是说自己想提高外语。但这不是他的真正原因。
张菲想提高外语,这没错。他和大部分中国大学毕业生一样,学的是哑巴英语,单词认识不少,会做题,可就是不敢开口讲话。这本不是什么大问题,反正大部分人毕业后就把英语彻底扔掉了。但是张菲不一样。他在一家外企上班。不会讲外语就不可能有任何升迁的机会,这是致命的问题。他开会时只能往角落里坐,生怕别人发现他问问题。别人在说笑时他也附和地笑,尽管他也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当他加入这家外企的时候,他就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码农,而不是未来的管理者。
张菲第一次出国出差。在旅馆里,他想打电话给其他房间的同事,可是他不知如何拨电话。正好有个服务员在屋里打扫卫生。他张了张嘴,想说:“Execuse me(抱歉)” 可是当时他非常紧张,嘴张了几次,只发出了“E-E-E”的声音,脸涨得通红,死活发不出后面的音。他紧张地结巴了。服务员听到他的声音,一脸茫然地转头看着他,当时空气都要尴尬地凝固了。最后他放弃了,笑了笑。服务员也笑了笑,继续收拾屋子。
不会讲外语也就认了,可是当被告知不会讲话时张菲有点懵了。在他生命的前三十年,他一直觉得自己很能讲,沟通能力很强。他是理工科毕业,自认为逻辑思维能力很强,很善于辩论,没有人能够赢得了他。他在大学参加过辩论赛,还拿到了第三名的成绩。他是一名系统工程师,和开发团队开会介绍方案时有理有据,铿锵有力,慷慨激昂。每次都是1,2,3,条理清晰。经常讲的开发团队鸦雀无声。
但是2个星期以前,他突然被老板告知要调岗,从系统组到开发组。老板的解释是,他不会讲话,沟通能力差,听不得不同意见,不适合在系统组工作。他心里明白,还不是因为他有一次和开发部的老板争论一个方案,他坚持己见,不让步,让对方很没有面子。老板说,我没工夫和你废话,这就是决定。如果你不服从这个决定就走人。他最终选择留了下来,但是这种屈辱的感觉让他一时难以适应。
他不会沟通?他不会讲话?他觉得整个世界都变了。这时候,他遇到了演讲俱乐部。他觉得也许他真的需要学习一下如何说话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