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高中职业生涯规划之9:学霸是这样养成的

高中职业生涯规划之9:学霸是这样养成的

作者: 张慕梁 | 来源:发表于2018-07-25 10:32 被阅读70次

    要得到你想要的某件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

    ——查理·芒格

    生涯导航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方法对了头,一步一层楼”,虽然惜时如金、奋力拼搏是高三生活的应有之义,然而,我们也时刻不能忘记对于学习方法的探寻。

    你为什么要学习?学习背后蕴藏着哪些丰富的心理活动?老师讲的内容如何更好地消化吸收?如何高效做题?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本章将带你踏上探讨学习方法之旅。

    导入活动

    我们来做个“头脑风暴”:下面罗列了一些主要的“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的回答,你觉得这些回答是否有道理?

    □  只有学习好,才能考上好大学

    □  学习好的人以后能赚大钱

    □  人不学,不知礼。通过学习才能改变自己

    □  成绩好能够获得同学的羡慕和老师的夸奖

    □  学习本身是一种愉快的经历

    □  不学习日后就只能沦为社会的底层

    ……

    大家讨论完这些问题后,互相分享一下心得体会,并且问问自己:你觉得学习最终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生涯知识

    有这样一个故事:

    记者采访一个放牛娃:“你在这儿放牛做什么?”

    放牛娃:“让牛长大!”

    记者:“那牛长大以后呢?”

    放牛娃:“卖钱,盖房子。”

    记者:“有了房子之后呢?”

    放牛娃:“娶媳妇,生娃。”

    记者:“生了娃之后呢?”

    放牛娃:“让他放牛。”

    这个故事中的“放牛娃”,也可能就是我们自己。我们不妨问问自己:学习是为了什么呢?为了实现父母的心愿?为了考更好的大学?为了找一份好工作?再然后呢?

    每名同学对此可能都有自己的回答,这些回答并没有高低好坏之分。学习是一种与世界对话的方式,学习可以让生命有更多精彩的可能。通过学习,更好地认识自己,与自己对话,在与他人、与环境的关系中发现独特的自己。

    生涯故事

    怀雕琢的信仰走过

    文/蒋清宇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我心目中理想的求学状态,我会引用《诗经》里的一句诗来说明:“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我一直相信,把学业当成玉器来雕琢打磨,是识见和成绩进益的关键。

    雕琢,其实是一种信仰。

    用“崩盘”来形容我的中考是再合适不过了。初中三年一直名列前茅的我,却以刚刚上线的成绩进入高中,那种巨大落差之下的尴尬和苦涩是三言两语难以表达的。毫不夸张地说,我的高一,基本上每一天都是黄昏。

    整整一年,我都不断地告诉自己:我是一块璞玉,我要排除一切干扰,全心全意地打磨自己。我停止了每天一个小时的练琴时间,删掉了电脑里1G的单机游戏,把200本漫画打包卖掉,停用手机的网络流量套餐,把所有可能影响我学习的东西留在了自以为是、咋咋呼呼的过去里。

    为了更好地打磨自己,我逼着自己在每节课之后至少去问老师一个问题,每次考完试都找老师分析试卷。因为熬不了夜,我琢磨出了各种各样填满零散时间的方法。比如我会在课间用5分钟画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框架,在等电梯的时候背3个单词,在穿过校园的时候看记在手机里的文科知识点,在睡觉前用半个小时把当天需要背诵的文综内容背下来。

    我始终怀着一颗不屈服的心,拥抱着能被全世界看见的梦想,踏踏实实地前进,立志要让所有人被我的光芒所震撼。

    经历了长达一年的黄昏,高二分科的时候,我终于走入了“优秀”的行列,学号变成了18。但是明显地,我还没有成为一个卓越的学生,我的雕琢还远远没有结束。

    从优秀到卓越,其实是比从倒数到优秀难得多的,因为我身处于一个上升空间不大,阻力却非常大的状态。所幸,实现目标的方法非常简单,正如我高中班主任所说:“人与人最大的差别在于坚持。”

    对于连续被5道解不开的数学题挫败,我做到了坚持,哪怕用掉5个课间的时间,在不同的班级和辅导室跑来跑去,也要找到自己“卡壳”的原因和正确的做法;对于英语听力题长期无法全对,我做到了坚持,在周末把没有听明白的对话找出来反复地听;对于文综分数长期无法提高,我做到了坚持,明白题目量的累积是拔高的地基,地基越大,楼才越高。

    我的高二和高三,都坚持晚上11点半睡、早上6点起,不拼一时熬夜,拼长期的坚持。

    当坚持变成习惯,卓越也就不请自来了。

    2013年,我去到了北京,走进了全国最好的师范大学。2016年,我来到了俄罗斯,闯入了一片新的天地。我不记得有多少人问我“大学生活是不是一觉睡到自然醒快活似神仙”了,我也不太记得和多少个人说过“我在大学累得和一条狗一样”了,我只记得多年以前把自己当作一块璞玉来打磨的自己,她告诉我,信仰是一辈子都要坚守的事情。

    生涯知识

    在学习中,促使我们坚持或放弃背后的力量,就是学习的动机。学习动机驱动了学习的行动,学习行动又能够产生或增强后续学习的动机。

    一般来说,动机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它们从性质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别。关注外部结果的,称之为外部动机,而关注学习本身的意义和价值的,称之为内部动机。具有内部动机的人能够独立、自主地积极参与学习行为,喜欢挑战,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忍受挫折与失败。而仅仅具有外部动机的人,一旦达到了目的,动机就会下降;一旦失败,则很容易一蹶不振。发现学习的外部动机不是难事(如某一科目的分数达到多少、全班排名达到多少),而真正推动我们持续投入的恰恰是珍贵的内部动机。

    生涯故事

    寻找你的“做题模式”

    文/梁勇(北京大学)

    很多人问我,怎样才能考得比上一次好,怎样才能拿到高分。这个问题不难回答。

    高考前的2个月,大量不知道真伪的预测试题满天飞。这个时候,你要掌握主动权,学会不被试卷压迫。首先,我们可以看试卷是综合测试还是单个知识点的测验,如果是综合测试,就安排空余时间自我检测一下;如果是单个知识点的测验,就在复习完对应的知识点之后把它们做完。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要做适合自己的题目,并保证拿下所有该拿分的题目。如果试卷实在很难的话,直接舍弃。

    此外,我们要严格按照高考规定的时间来做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预计自己在不同的题型所需的时间,进行限时训练。

    做完题目后就是分析试卷了。在这里分享一个小小的技巧,就是假设自己是阅卷老师,自己把卷子批改一遍,这样就相当于再做了一遍试卷,不仅可以估算出自己的分数,还能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于那些做错的题目,我们要集中精力来一一攻破,弄清楚每道错题是由哪几个知识点构成的,要详细到某一章的某一个小节,然后在题目旁边将这些知识点一列出,碰到几次,就列几次。分析完试卷后,我们要将列出来的知识点进行排序,出现次数最多的知识点,就是自己最大的知识漏洞。

    总之,我们一定要认真揣摩题目要考察的是什么,出题者是怎样设置“陷阱”的,你是怎样忽略要点的这样总结下来,你会发现好多题目都是同一个类型的。

    生涯知识

    在做题和考试中,我们常常会出现一种现象。在学习的初始阶段,你的成绩突飞猛进,例如学英语从30分提高到60分很容易,可是到了80分,想提高到90分,难度会大大增加,这是为什么呢?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高原现象”。

    学习是一个过程,经历开始阶段、迅速提高阶段、高原期以及再次迅速提高阶段的循环往复。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经说过,一个人走向成功必须经历三大境界:一者,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者,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者,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第二境界就相当于我们所说的高原阶段。高原现象并非是极限,并不是不能再进步的代名词,相反,它就像是黎明前的黑暗,只要突破这一关,我们获得的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而且创造性的成果也往往发生在高原期之后。所以,当学习遇到高原期时,你要做的就是不灰心、不丧气,咬紧牙关再坚持,一定能够迎来成功的曙光。

    分享讨论

    在高三的学习中,有一些学习习惯,表面上看起来是在“争分夺秒”地学习,其实效果并不理想,我们把这种习惯称之为不良学习习惯,下面我们列出了一些不良学习习惯。请大家讨论并分享,除了下面的不良学习习惯,还有哪些习惯也会令我们降低效率、事倍功半?为什么?

    不良学习习惯:

    □  忽视基础题,热衷做一些难题和怪题;

    □  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自己喜欢的科目上,冷落了其它科目;

    □  听老师讲例题觉得会了,自己用参考书时一看题明白了就以为自己会了,不动手去做;

    □  匆忙应付老师作业,搞题海战术,却不认真对待做题时发现的问题;

    □  认为老师上课讲的太简单,开小差;

    □  将老师讲的例题一字不漏的抄下来,而同时忽略了老师精辟的分析;

    □  晚上开夜车,白天没精打采,形成恶性循环;

    ……

    生涯知识

    在综合了多数“学霸”的经验之后,我们总结了一些规律性的建议,供你参考。

    □坚持不懈。在学习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一蹴而就的,真正的成功都是积累的结果。超常发挥是可望而不可求的,我们不能把我们的未来寄托在那渺茫的希望上,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力。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与成长轨迹,是难以比较的,再加上太多的运气与偶然,结果是否如人意往往难以预料,我们要做的就是做最好的自己。不要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义无反顾,风雨兼程。我们相信一切付出都会有回报。

    □拼搏无悔。没有被汗水洗礼过的青春是不圆满的,没有燃烧过激情的人生是饱含缺憾的。高考在人的一生中越来越不占有决定性地位,你收获的不仅是高考成绩,更是那一段哭过、笑过、失望过、欣慰过的岁月。我们的高中可以不成功,但一定要精彩。

    □打牢基础。很多同学相信“题海战术”,觉得题做得越多越好。我们承认“题海战术”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是对每一个人都管用。有的同学基础知识都还没记住,基础题还没吃透,就忙着去刷题,追求弄懂一些很难的题以炫耀自己的水平与智商,殊不知,不牢固的基础,会让你在关键时刻功亏一篑,全盘皆输。即使有些同学在最后的模考中,凭借题海战术占有了一席之地,也多半会在高考的时候被打回原形。不要指望高考所有的题型你都刷过,总还会有你没遇到过的问题。基础知识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宝。

    □紧跟老师节奏。一定要跟着老师复习,他们有多年的经验,替我们做了筛选的工作,不要再想着自起炉灶挖掘难题偏题,更不要“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有好经验、好法宝,到最后令自己偏离正确的复习轨道。

    □准备一个错题本。记下粗心的题、有困惑的题,总结好各种题型与方法。比如立体几何问题,一般就那么几个问题,线与面,平行与垂直等,有固定解题套路,如果自己能形成一个系统网络,则下次再遇到这类问题时,必能瞬间“秒杀”。

    分享讨论

    “真理越辩越明”,为了弄清楚什么样的方法最养成“学霸”,我们来搞一场辩论赛!

    步骤:

    1.下面有三个辩题:

    为当学霸,题海战术是最好的方法吗?

    为当学霸,应该重点复习强科还是弱科?

    为当学霸,多挑战难题还是多做基础题?

    2.从以上三个辩题中,任选一个,和周围的同学互相分享观点。

    3.观点相同的同学组成一队,每队可由3~4名队员组成。请一位观点中立的同学当辩论赛主持人。请观点尚不明确的同学做评委和观众。

    4.每队分别阐述己方观点,开展辩论。

    5.计时45分钟。

    6.辩论结束后请评委和观众分别点评。

    延伸思考

    有研究资料表明,最近30年产生的知识总量等于过去2000年所产生的知识总量的总和,到2020年知识总量是现在的3~4倍,到2050年,目前的知识只占那时知识总量的1%。在农业经济时代,人只需要接受7~14年的教育就足以应付随后40年的工作生涯,进入工业经济时代,求学的时间延长为6~22年,甚至更长。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必须把教育时限延长至终身,每个人在一辈子的工作、生活历程中,需要持续不断地增强学习能力,持续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才能免于被淘汰。“跳槽”作为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特点,是未来大多数人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不会始终在某一行业工作,而是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拓展自己的职业领域。

    当我们把关注点从“高三学习”转移到“终身学习”时,你将为自己储备哪些好用的学习方法?

    参考资料:

    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本书已经由延边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作者:张慕梁

    更多职业生涯干货请关注作者公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中职业生涯规划之9:学霸是这样养成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vtp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