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人

作者: 小菜一蝶 | 来源:发表于2021-12-17 20:21 被阅读0次
    网图,侵必删。

    生活中其实有很多的“空心人”,这个词来源于李玫瑾教授的一段小视频。

    什么是空心人呢,我先讲三个孩子的故事。

    明明是多年前一个邻居家的孩子。邻居家境不怎么富裕,但两口子很勤快,也很善良。

    明明不够年龄就上了小学,虽然比别的同学小,但是他学习很认真。

    从一年级上学到初三毕业,明明每次考试都是班里第一名,年年被评为学校的三好学生。拿来的奖状都贴在卧室里,靠着床头那一面的墙上。

    满满一面墙的奖状,黄澄澄、金灿灿,映得墙壁都在闪闪发光,好似已经看到了孩子的未来,一片光芒灿烂,那一张张奖状让邻居两口子也无比欣慰。

    因为成绩优异,明明一直是班里的班长,但他会经常回来抱怨,班里的同学太矫情,很多时候发生的事情,让他这个班长觉得手足无措。

    让我感到疑惑的是,如此优秀的明明,他的书柜里课外书却少得可怜。

    邻居两口子不爱看书,因此明明的书柜也很小。一个写字台,上面是敞开的书架,一共三层,每一层长度不超过60厘米。

    书架上除了几本作文书之外,就是各种习题,唯一的一套《青少年百科知识》,还是多年前我送给孩子的生日礼物。

    育儿专家都在说,培养孩子要让他多读书,读好书,可是明明在九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有看过几本课外书,怎么就能当了九年的“学霸”呢?

    接下来说另外一个孩子,是一个朋友的孩子。

    浩浩父母都是工厂的普通职工,上小学时,浩浩的成绩很平常,大概在班里十五到二十名左右,班里一共六十个孩子。

    浩浩上小学前喜不喜欢读书,我不太清楚,只知道从一年级开始,浩浩爸爸每周日下午都带浩浩到图书馆读书,父子俩在图书馆一坐就是一下午。

    风雨无阻,雷打不动。浩浩爸爸带着孩子把读书这件事坚持做了五年,在这五年中,浩浩的成绩一直处于班级中游。

    六年级的时候,班主任布置了一篇命题作文,班里所有同学的作文几乎千篇一律,都是围绕自己身边的亲人展开讲述,除了浩浩。

    他在作文里写了当时发生在重庆的公交坠江一事,主题明确,观点鲜明。

    看到自己学生写的文章,老师很激动,拿着孩子的作文在她们教研组炫耀不说,还在开家长会的时候,当着全部家长的面给大家读了这篇作文。

    当然,从六年级开始,浩浩的成绩也开始上升,进了班里前十名。

    除此之外,他还表现得很成熟,很稳重,仿佛有一种气质沉淀在他的骨子里。

    进入初中后,浩浩犹如鱼儿进了大海,不仅在学习上游刃有余,还被同学们推选为班长,因为同学们遇到的难题,他都能帮助大家找到解决的办法。

    最后一个孩子的故事,我只知道结局。

    就是几年前复旦那个投毒的黄同学,李玫瑾教授说她曾经采访过这个孩子。

    孩子出事以后,给他的父母写了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封信,信的最后一句话是这样写的:从小养成一个阅读的习惯并终身坚持,不会差的。

    这是他内心对天下所有孩子的希望,也是对自己的反省。

    邻居家的孩子上了高中后,学习上的优势荡然无存,有一次,自己最强的科目竟然考了不及格。

    后来上了一个一般的大学,去年回去见到邻居,她一个劲儿的抱怨孩子,说孩子一点也不懂事,就知道乱花钱,不理解她们的辛苦,二十多岁的人了,好像还在叛逆。

    只有朋友家的浩浩,尽管还没有长大,但是依稀可以看到孩子未来的模样了。

    因为没有读书的习惯,所以黄同学成了一个“空心人”,只有外在卓越的成绩,内心世界却一片荒漠。

    因为不读书,只会学习,所以明明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也可以说没有主见,人云亦云。上了大学后才会觉得很空虚,很迷茫,找不到学习的意义,甚至是人生的意义。

    也就是所谓的“空心人”。

    如果在现代这个社会,把孩子养成了一个空心人,那么将来进入社会,怀揣着一颗不坚强的心,让他怎么去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

    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那些专家们一再的强调,让孩子小时候多读书,读好书。多读书和不读书的孩子区别不是为了眼前那一点点成绩,而是为了孩子将来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只有多读书,才能从书中汲取营养,好书中的“营养”,带给孩子的是精神成长不可缺少的粮食。

    那种思想的沉淀和思考,才能让孩子成长成为一个心理阳光、强大、真正具有优秀品质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空心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vtw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