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精神分析吗?它是心理学七大主要流派之一,早已被广泛运用到心理咨询的领域当中。在西方,该流派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到底什么是精神分析?最近对精神分析感兴趣,一起扒扒看。
一、精神分析理论诞生的历史背景
精神分析理论诞生于19世纪末的奥地利。
当时的奥地利经济发展畸形,社会阶级矛盾尖锐;人们的正常欲望得不到满足,由此造成了国民神经症和精神疾病发病率日益增高的局面。该理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当然,更直接的原因是心理病理学研究在当时取得了重大成果。弗洛伊德依靠这些成果,创造出了精神分析理论。
二、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人物
1.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这个名字,很多人听过吧?他可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1856年5月6日出生于摩拉维亚,4岁时举家迁居维也纳。他一生中对心理学的最大贡献就是对人类无意识过程的揭示,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人类的性本能理论以及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有意识和无意识之分。
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是人能体验到的部分;而无意识是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与本能有关的欲望部分。这些欲望和冲动因受到禁忌和法律等的控制而压抑到意识之下,虽然不被意识但未被泯灭,仍在不断活动,随时有可能被召回到意识之中。这些可召回的部分就是处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前意识”。
2.荣格
荣格很多人也听过,他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他独树一帜的心理学理论及类型理论赢得了当时乃至今天世人的普遍认同和赞誉,从而成为了与弗洛尹德比肩而立的世界级心理学大师。
与弗洛伊德认为情结的产生源于个体早期童年生活中的创伤性经历不同,荣格认为情结的产生还一定有人类本性之中某种更深层的原因。
他在分析个体的人格时把个体结构看作是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统一体。正是在这种探索中,将弗洛伊德提出的无意识概念发展为集体无意识,其主要内容是“原型”,即遗传的先天倾向。他认为人们的科学和艺术创造活动都是原型在起作用。
荣格的精神分析又被称为“分析心理学”。
三、精神分析的基础内容
精神分析到底讲的是什么呢?总体来说,它向人们展示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1.意识人格结构学说
弗洛伊德通过研究人的精神生活,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首先是本我,指的是完全意识部分,包括盲目的冲动和本能;其次是自我,这种精神活动能够了解到现实环境中的危险,所以尽力约束本我,使其符合现实;最后是超我,它是人所特有的对盲目冲动和本能的抑制力。
超我和自我虽然都约束着本我。但是,超我不仅力图使本我延迟得到满足,而且使本我完全得不到满足。它相当于我们平常所说的“良心”,是社会行为标准在个人内心作用的结果。
弗洛伊德不仅抽象地陈述其人格结构的理论,而且还建议对人的行为、精神健康或病态用人格结构的理论来解释。
2.人格发展阶段说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从出生到五岁,要经过一系列的性发展阶段。
口欲期是指孩子出生到一岁半左右的一段时间。此阶段儿童饿了就要吃、渴了就要喝、困了就要睡,其生活特点是基本欲望的满足。因为此时期欲望的满足以及与人的关系主要通过口部发生,故叫做口欲期。
在此之后是肛欲期,是指一岁半到三岁这个时期,这个阶段是随意肌和括约肌发达的时候。
小孩子喜欢蹦蹦跳跳、摸东摸西,而父母则要求孩子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欲望,这是孩子接受外在约束力,建立“自治自律”的阶段。孩子生活中心以及与人的关系重点转到排泄问题上,即如何控制括约肌。
最后是俄狄浦斯期,这个时期大约在孩子三至五岁之间。此时期儿童开始注意到两性的差别,对异性父母抱有好感,并具有排斥同性父母的倾向,形成所谓“俄狄浦斯情结”。此时期是萌生性兴趣的时期。
3.本能学说
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是某一行为的推动因素,是个体释放心理能量的原始动力。
而其中,求生的本能和求死的本能又是本能的两种不同范畴。同时弗洛伊德还认为攻击、敌意与性欲一样,也是人格中的重要力量。
4.焦虑学说
在弗洛伊德看来,焦虑是引起个人行为中的紧张状态的力量,是促使一个人去减少这种紧张状态的动力。
上面四项便是精神分析的精髓,是专家、学者解释其他心理行为的理论基础。
精神分析理论是弗洛伊德对人类社会的一个重大贡献。在此理论提出之前,人们普遍倾向于认为人是理性的。我们依靠自身的理性也创造出了辉煌的成就,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使人充分感受到了人类理性的巨大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