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仙论证浅引

作者: 红尘娇客 | 来源:发表于2020-03-23 19:02 被阅读0次

清代气功珍本《金仙论证》,柳华阳道人著。

气功,包括调心、调息和调身三方面内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调心,没有思想的入静和放松,就谈不上调息和调身。不仅练功时需要调心,平时亦需要保持良好心态。

文中在“练己直论”说“在人先须炼己”,“己即我心中之念”,即不能杂念纷纭,又不能昏昏沉沉,以“醒醒寂寂,寂寂醒醒,形体者不拘不滞,虚灵者不有不无,不生他疑,了彻一心,直入无为化境”,为“智者上根之炼法”,即调心的最好境界。

《金仙论证》指出,专心和恒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并且要循序渐进,不可错乱节序。

《金仙论证之风火经》中阐述了气功调息的方法。“火者神也,息者风也”,“风火”之说,是讲究在意念勾引下,锻炼呼吸的方法。

“风火经”中说,开始呼吸宜柔,即所谓“文火”。“逆吹微缓谓之文火”,决窍在于呼气,“神呼气,气归窍内”,进而丹田气足,自然沿尾闾上行到头顶百会,叫做“呼接天根”。真气运行法的调息主要是注意呼气,吸气可听其自然,这样即可使气“往下而行,以通督脉”,防止“别分异路”。

过早的用意领气很容易出现“走火入魔”的现象,即所谓“乱提起邪火”。用气应“若取若无”,药物未旋,应以温柔之火逼之,待药物逐渐生成,呼吸应有所加强,即文火改武火。虽说任督之通是自动进行,但还要借助呼吸的推动作用。

以但任督二脉相通,就会随着一吸、内气从小腹上升到头顶,一呼、从头顶返回小腹。和我们平时呼吸方向恰恰相反。做到这一步,以后就会出现七经八脉全通的美景。

总之,调心是统帅,而调息是动力,至于调身的各种姿势只是起到辅助作用而已。炉鼎即指丹田又指周天,每个人都有小腹,但只有练到那个地方有了“动静”才能称得上丹田和炉鼎。

相关文章

  • 金仙论证浅引

    清代气功珍本《金仙论证》,柳华阳道人著。 气功,包括调心、调息和调身三方面内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调心,没有思想的入...

  • 【七绝】金村山野引花仙

    【七绝】金村山野引花仙 文/林海 浓萌樟树小亭前, 迎面春风细雨连。 鸟雀声声欢乐叫, 金村山野引花仙。 平水韵一...

  • 灯下卧渔翁,似飘入、仙神境中(太常引/原创词四阕)

    灯下卧渔翁,似飘入、仙神境中(太常引/原创词四阕) 词/美篇大v 太常引/江湖景色(步元/许有孚 韵) 浅塘莲叶色...

  • 临江仙‖ 咏梅兰竹菊

    临江仙‖ 咏梅 文/唐风 欲尽花坛仙子,爱披皎白冰冠,红妆因引色怡川,浅岗横倩影,深谷醉云...

  • 临江仙 ‖ 咏梅

    临江仙‖ 咏梅 文/唐风 欲尽花坛仙子,爱披皎白冰冠,红妆因引色怡川,浅岗横倩影,深谷醉云烟。 二...

  • 灵仙引

    又是一年清秋,通往府城渡口的青石板小路爬满青苔,这温暖怡人四季如春之地,作为通秦达楚的要塞,南来北往之人,...

  • 迷仙引

    育才小学阳光分班所感 曾七初书,花布书包,笔在躯舞。室暗温高,如云青鬓相与,习笔划、温算数,诵诗齐书吐。家与校傍山...

  • 《回望乡秋》

    碧空染云纱,垂映一江蓝。 豪客东风引,踏步金浪掀。 辘辘风尘路,本是画中仙。 都言春色好,秋光浓亦淡。

  • 七绝/赏葵花有感

    七绝/葵花含笑引仙来。(接龙并和韵) 葵花含笑引仙来, 玉女舒眉釆入怀。 彩蝶多情偷眼探, 巫山美景两高台。

  • 临江仙引/红楼梦

    临江仙引/红楼梦 文/诗者如斯夫 玉石,泪眼,场场梦,梦荒唐。红楼雪月浓长。 对协金怀玉,衬人事沧桑。 凭园大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仙论证浅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vwf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