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息经一释意

作者: 红尘娇客 | 来源:发表于2020-02-20 08:58 被阅读0次

由于我喜欢仙侠玄幻小说,所以对人自身的奥秘非常好奇。无意中在家中旧书堆里翻到有古涵注释的胎息经,相信大多数朋友应该有兴趣阅读,现选择摘录其中一小段,供大家参考!

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气入身来为之生,神去离形为之死。知神气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神气。神行即气行,神住即气住。若欲长生,神气相住。心不动念,无来无去。无出无入,自然常住。勤而行之,是真道路。

最早提出胎息的概念和练法的,是晋代葛洪。他在‘抱朴子-释滞’中说:“得胎息者,能不以口鼻嘘吸,如在胞胎之中,则道成矣。初学行气鼻中,引气而闭之,阴一心数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吐之及引之皆不欲己耳闻其气出入之声,常令入多出少,以鸿毛著鼻口之上,吐气而鸿毛不动为侯也。渐习转增其心数,久久可以至千,至千则老者更少,日还一日矣。”

葛洪他在这段话里,对胎息状态说的很清楚:修炼静功至深者,能在胞胎之中,不经口鼻呼吸,鼻无出入之受,谓之胎息。但是他介绍闭气以练胎息的方法,并非正法,胎息本是至虚至静自然发生的生理过程,非强行闭气可以产生的。

胎息是炼功过程中能够达到的一种生理状态,它是在元神的主宰下,人体不经口鼻来呼吸,而通过皮肤毛孔、腧穴关窍和肺泡的开合,直接与外界交换气体,并经过脉道与窍道两条内气通道与全身细胞交换气体,人体在这一状态下得到了更充分的返还和发挥。

如‘黄帝内经’中有“独立守神,肌肤若一”的描述,就是讲元神不受干扰的状态下,有肌肤与大气融为一体的感觉,无内无外。

一.“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

这一结胎,不是腹中结胎,而是指修炼到如胎儿一样不用口鼻呼吸。这一状态可以感知到伏气,也就是内气的气化烟蕴。

在胎息状态下,生命自我感知达到了更基本的层次,从而能对先后天之气的转化产生促进作用,使生命得到整体性的提高。

因篇幅有限,文中细节全部简化,暂时到这里。如果友友爱看,再继续更新!

相关文章

  • 胎息经一释意

    由于我喜欢仙侠玄幻小说,所以对人自身的奥秘非常好奇。无意中在家中旧书堆里翻到有古涵注释的胎息经,相信大多数朋友应该...

  • 胎息经二释意

    气入身来为之生,神去离形为之死。 前言胎息的发生,此言胎息形成后培养方法。这两句话中的“生”与“死”,并不是生命的...

  • “胎息”揭秘:凡是用意念引导出现的“胎息”,都不是真正的“胎息”

    “胎息”揭秘:凡是用意念引导出现的“胎息”,都不是真正的“胎息”! 胎息,语见《抱朴子·释滞》:“得胎息者,能不以...

  • 真假胎息之辨

    什么是真胎息,真胎息有何特点?答:胎息自古有两种:一种是真胎息,此乃丹道之胎息,出名之经典为《胎息铭》、《胎息经》...

  • 胎息

    胎息是什么意思 胎息,又称“脐呼吸”、“丹田呼吸”,像婴儿一样用脐呼吸。语见《抱朴子·释滞》:“得胎息者,能不以口...

  • 胎息经

    玉皇天尊曰: 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 气入身来谓之生,神去离形谓之死。 知神气,可以长生。 故守虚无,以养神...

  • 胎息经注

    胎从伏气中结, 脐下三寸为气海,亦为下丹田,亦为玄牝。世人多以口鼻为玄牝,非也。口鼻即玄牝出入之门。盖玄者水也,牝...

  • 老子的胎息:象母胎中的婴儿,自由自在地服食、汲取道的元气

    ​ 老子就是通过胎息,实现生命的超越、智慧的升华。老子胎息时是何种样情景呢?《道德经》里老子专门描述了自己“胎息”...

  • 胎息功法怎么练,胎息功的具体修炼法

    胎息,又称“脐呼吸”、“丹田呼吸”,指像婴儿一样用脐呼吸。语见《抱朴子·释滞》:“得胎息者,能不以口鼻嘘吸,如在胞...

  • 胎息法调气养生

    胎息法调气养生 据《道藏·洞真部》胎息经:“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气入身来为之生,神去离形为之死。知神气可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胎息经一释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gpa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