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本文第一章,首先提出老子《道德经》的“道”与“名”两个关键名词,也是连串贯通全书八十一章脉络的线索。而且也是千古以来,研究老子学术的争端之所在。
——《老子他说》南怀瑾
要读懂这第一章,后面那些章节就都好明白了,无非都是为说明第一章而服务的。这章会让人想到福尔摩斯,此人的破案思维也许接近道家人的标准了。一叶知秋,从一滴水就可以看明白整个海洋。推及到从事各行各业的人,如果能做到善于从任何一点推导到所有,那就是真明白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道之境界了。道家的人都是超级明白的人,对万事万物的规律都摸得透透的,因为他早已深入研究透彻了解了事物的所有规律。比如你做股票,从一个行业的股票起伏就能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看明白了每一个骚动的股票后面的玄机,那么钱财对你而言就是如取囊中之物了。悟道有多难啊,但是话又说回来,你去看福尔摩斯探案的过程分析,又会发现,其实每一个分解的过程也并非那么难,甚至都是极其简单的现象,可是普通人就是发现不了。这又印证了大道至简的说法。妙就妙在这里,道这东西,你掌握了其中的奥妙,那就是信手拈来的随心所欲,可是,如果依然在迷糊中,那就是痛苦烦恼如影随形。
我们可以做一个这样的比喻,如果你能再想想,还能想到无穷的比喻。比如全人类是由每一个个体的人组成的,有句话说,你与你想认识的人中间只隔了几个人而已。这就是说,一个人其实推导上去可以和世界发生无穷的关联,追溯上去,每个关联都是一条道路,你与整个人类都有着无数可能的链接,每一个人都是组成全体的一分子,全体也由每一个个体组合而成,这就是滴水藏海,通过对我个体的判断,可以追溯到全体,全体中每一个个体又都是独特的,你不能说你就是这个全体,但是你也是全体的一个表相。这是一个近似“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说法。
对第一个道有很多解说,这里引用《老子他说》中南怀瑾先生对道的解说。他总结传统古书对道的解说大致有三种。1、道是道路的道。2、道是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学理或理论上不可变的原则性的道。3、道是形而上的道。但他并没有明确给出第一句两个“道”字明确的字面解说。他追求的是把道德经真正弄到理事通达的境界,不执着在一字一句,一家一言,只让我们记住老子说的“道常无为”、“道常无名”、以及“道法自然”的观念,这是高人的说辞。
但我们低人还是执着名相的,先说一个名相,万一有人真悟道了,从一个名相也可以通达到全体了,盲人摸象,你首先还是要摸呀,连摸都不摸,不是更没戏唱吗?
在对诸多相关版本著作研究后,本章的结论是这样的,“道可道,非常道”的三个道中,第一个道是指道的本体,第二个道是道的用,第三个道是恒道。怎么解释呢?其实道体是体现在用上的,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这个身体不就是是一架精密的仪器吗,能将食物转化成能量,将废物转成大小便,这不就是道体之用吗?就是道的一种功能的体现。所以我们都是日用而不知,时刻生活在道中,但你说得清楚这个道体吗?你说你的身体哪一部分不是道的体用呢?说鼻子呢,是又不是,说嘴巴呢也是也不是,万物都是道生的,你怎么来形容这个道呢?所以不能用一种固定的讲法来说清楚“道”。但是道也不是不可说,就看你的修为如何了,你说人道也可以,商道也行,鸟道狗道都是道吗,就看你自己的修为本事了,你能体悟到这个道是怎样,智慧到哪个境界,你就可以说出怎样的道来。但是,道体并不是只能用一种固定的说辞来讲解的。由此看来,你眼中的道是道,我眼中的也是,但是真正的恒道,可就是最高明的人运用之妙了,这是道家的思维。
“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其实是对名相的破解,也就是对人自心创造出来的概念和定义的一种破解。比如你的名字可以取得千变万化,这个名字只是代表你这个个体的一个符号而已,你有一个名字,一个身份证,一个学号,都是代表你的一个名相,但是都不能反映真正的你,这些名相都是非恒的,不是命名你这个人的固定不变的名。万事万物都是我们自心定义的名相,不是恒名,不要被名相所欺骗,很多人都活在自己的概念中,在虚妄不实的名相中终其一生。如果要真正了解一个人一件事,我们要学会看破名相,透过名相看清楚本质。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段话是《老子他说》的版本。但突然发现帛书版的句读对于“有”和“无”这两个相对概念与“同出而异名”的解释更为契合。摘录如下: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体是玄之又玄的,一动的结果就是同时产生了两种状态,老子定义为“有”和”无“,有了”有“,同时也有”无“的状态,比如画了一个圆,没画之前是混沌一片,包括了无数可能,一旦有了这个圆,就自然有了边界,圈内你可以定义是有,圈外定义无,也可以圈内定义无,圈外定义有,总之,这两个概念都是人为定义道的作用的状态,那么你们怎么从这些外用体会道体的妙用呢。那就是要观察有无两者的边界作用,体会到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掌握运用好道的运用法则,那就是阴阳家,谋略家,太极高手,无论何种名相的身份,都是得道高人了。
道家的思维是求真的思维,破除各种名相直指本体的思维做事模式,需要大家共同研究修之于身,其德乃真。所以,大家继续奋斗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