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项目办的要求,今天到郑州外国语东校区和郑州四十七中两所学习参观学习。
虽然项目办的安排有诸多不合理,但是名校的做法还是有一些可圈可点的地方,让我觉得不虚此行。
一、阳光大课间
没有亲历,但在视频上观看了郑州外国语东校区的阳光大课间。
在很多学校,阳光大课间就是一个课外活动而已,要么让学生自由活动,当然也可能不活动,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要么搞一个跑操什么的,粗放管理,简单了事。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低效,学生没有被活动激活。
而郑外的阳光大课间则更像是一节课:站队、转体,热身,并让学生注意力集中;跳绳4*30秒快跳,剧烈运动;流行的体操,伴随着青春活泼的音乐,高潮环节;伴随着充满节奏感的外国歌曲,拉伸收束。整个过程充满设计感,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的身体被充分激活。
对比我们学校的大课间,每天就是跑操,由于十分强调整齐划一和密集型跑,学生在跑步的时候充满压力感,很难有活动之后快意与释放的感觉。导致学生非常反感、抵触,而又无可奈何。
站在领导的角度而不是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站在展示的角度而不是内涵的角度思考问题,就会经常犯了这样的错误却还自鸣得意。
二、延时服务
上级一声令下,各个学校都在进行延时服务,但是,很多学校成了文化课、作业课的自习课,甚至被任课老师占用,用作练习或者考试课,成了加码的阵地。
延时的初衷是利用家长没有下班,学生可以在校的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校生活丰富多彩,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这一点,在学习任务轻、作业少的低年级完全可以大有作为。但是,很多学校抓住教育热点,迎合上级领导,把延时服务办成了形式大于内容的活动,目的不是发展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而是为了在同行面前展示,在上级面前邀宠。
而郑州外国语东校区(小学、初中),把延时服务办的丰富多彩,不仅内容丰富,有合唱、舞蹈、国画、戏曲……而且,配置很高,每个教室都有两名辅导老师,每个社团大约20人左右,所以,每名学生都能受到老师的关注和指点。从学生的作品的层次就可以看出他们平时的活动做得非常的扎实。
三、 图书馆
四十七中的图书馆全部向学生开放,自由借阅,自主管理,只要是在规定的时间——每一个课间,中午休息时间,下午大课间等,都可以到图书馆借阅。试想,中午学生在沙发上阅读,读累了,就躺在沙发上睡觉,多么优美的画面,自由阅读,安静思考,困了,就躺在知识的海洋里做梦。这是对阅读的尊重,对学生的尊重,对知识的尊重。
教育,需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宏阔的思维支撑,更需要有以生为本的细节充实。而且,这样的细节往往更重要,更有效,更动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