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
哲学方面,我们这里你最好,请教一下,哲学对幸福的定义是什么?
北斗:
不敢当,自娱其乐,啥是幸福?
这个问题似乎不太好定义。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可能的生活》,那本书里面有大量的章节就谈论幸福的各种形式和内容的问题。因此,我觉得要讨论幸福,也要关注它的内涵与外延,也即在不同形式下的上下文问题。
而在那本书中就明确的标出了,幸福应该和公正是联在一起的,它的一个副标题就是:Happiness And Justice,On possible lives,幸福指的是一种可能性的生活。
从这个角度来说,哲学上的幸福是一种形而上的概念,可以视之为是生活的一种可能性。
当然了,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生活动力,很显然,这是一个真理。如果作为人来说,他不去或不能追求幸福,那他的生活毫无意义。另外,一方面,不幸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所有过于不幸的人他有理由会自杀;而另一方面,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幸福的人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又各有各的不幸。
但是,啥是幸福,确实也一直是一个含糊概念,也许它过于美丽,而人们又喜欢滥用这个概念,而且不分场合,无论浮华、浪荡、认真或严肃的场合,以至于“幸福”被混同于快乐、利益、福利和完美生活。
而且,我们还要区分幸福和幸福感。真实与幻觉、快乐与经验,欲望与满足,本能与利益,人性与美化。
所以,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一时很难能说清楚。
云:
活出最佳状态吧,发挥最大潜能,自我实现可以获得高峰体验。
康:
自我实现,嗯嗯,还有作擅长的事时会产生顺流体验,那个时候会觉得自己能做到一切,以前慕课里面听到的,当时怎么定义幸福的忘了。
北斗:
那有人说,自杀也是最佳状态呢?
总之,幸福并你们所说的,某种主观意向被满足的结果。
因为,人们关于幸福的理解大概可以归结于“心想事成”,但这是有所欠缺的,这种欠缺某些必要因素的理解,会导致严重的漏洞,也就是说固化了这个概念本身,而不能让所有人认同。
因为它本质是一种可能,就不能固化,也无法固化成某一种形式。它是一个开放的领域,无法达一个形成一个所谓的共识或普适性的标准式的概念。
云:
如果和相爱的人一起自我实现是最幸福的,现实比较少,有些人觉得为理想奋斗就是幸福的,每个人都不一样吧。有些人觉得衣食无忧就很幸福,但是一旦满足了就有其他追求。
需要不断注入新的刺激,所以有人说追求幸福本身就是不幸的。
康:
追求欲望和幸福是不一样的,前者迷失自我,后者实现自我。
北斗:
对,叔本华也说过。人是欲望的动物,一山更比一山高,人很难幸福。
也总是在展开的过程中,无法回到它自己。是的,所以,才说是形而上的概念,很难说清楚它真正是什么。
欲望为痛苦之源,似乎也是幸福的根源。不然,幸福本身也是一种欲望的表现方式?
一:
但相信自己更幸运的人会变得更幸运,这个不对,幸运是来自外部的。
北斗:
其实,叔本华也说过,欲望为痛苦之源,似乎也是幸福的根源。
幸福本身也是一种人的一种欲求或欲望的表现方式。
按他的说法,意志是本源,世界是我的表象,所以,人生痛苦。为什么痛苦呢,意志是欲求,而欲求,因为你有欲望和追求,所以,痛苦。
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欲望而来的,你如果什么欲望都没有的话,你可能就没有痛苦了。他说人是千百种欲求的需要的凝聚体,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如此多的需求和欲望,是很少得到满足的,因为有一个欲望得到满足,至少有10个得不到满足,所以,人总是痛苦的。
幸福以及痛苦都和欲望有着直接的关系。
比如,人的理智会告诉你,在你快乐的时候,你突然不快乐了,因为你知道快乐即将消失。所以,更糟糕的是,人还和动物不一样,人还有理智,一旦人的理智来了之后,他的痛苦感就更强了,因为他知道为什么而痛苦。当然,也知道因什么而幸福。也就是说,会出现这种情况,欲求,需要,缺乏,不满,导致痛苦。
或者,人生就类似于昨日火炭,人在这个火炭上烤,而人的所谓的幸福感,只是在几处阴凉歇一下而已,停一下这就幸福了。然后,人迅速的抽身,经过下一段的被火烤的过程,再偶尔达到这种幸福。
人生如同钟表,就是说一个发条转完之后,又一个发条开始了,人生是一个短梦。这一点人就像机器一样,把自己的能量呼呼隆隆的发泄掉,然后,再聚集新的能量,不得不再发泄一次,不断间歇性的、有规律或无规律的、循环的,进行一种开机,运转、发展、高潮、死机。然后,再开始下一泼的新的循环。
云:
要清除欲望贪婪和恐惧的迷障。
北斗:
而这个就是后现代哲学家,德留兹所说的,欲望——机器(desiring-machine)。
欲望是类似于工厂那样开工和生产的物理的、机械的过程,“除了欲望和生产,什么也没有”。
而我们的身体,是欲望的载体,身体的每一处都分布着“欲望——机器”的动力和燃料,它既感受到欲望的无序的扩张,又感受到欲望在某一器官的集中。身体既接受“欲望——机器”的推动力,又受它的反作用力。
欲望的生产既有开工,也有间歇;后者也是欲望生产的必要环节。欲望为了主体自身而潜抑。所以,我们人轰隆轰隆像机器一样,欲望来了歇一下,欲望又来了又歇一下,就是每天都处于开工与间歇的过程。
正常人和精神病人其实本质是一样的,因为所谓的正常人,也是进行着一种精神分裂,而精神分裂状态更接近于“欲望——机器”的运转。
只是所谓的正常人,它的控制力略强一点。而这种控制是作为正常或压抑自己为代价,所以,精神病人反而是更为自由的人种了。
因此,在这些后现代的哲学看来,精神病患者不是病人,他们是正常社会的疯人,是疯狂社会的正常人,他们只按照自然欲望机器生产和生活,是一群无产者、复仇者、资本主义的掘墓人。
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我们“正常人”把他们看作成了疯人,但其实他们不疯,他是真正的意义,而别人意义不是真正的。恰恰是正常人“疯了”,因为正常人不敢追求或顺从自己的欲望机器。
这也是后现代哲学家的一些观念,不得不说,比较深。
云:
对,所谓精神病都是乱定义的,他们只不过是精神与现实无法平衡
康:
精神分裂是人格统合性出了问题,感觉不是因为欲望,而是外界环境压力,比如难过的时候哈哈大笑,就是人格统合性问题,内外不一致。
北斗:
那只是你这个“正常人”的解释啊。所以,精神病可能是不存在的,只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的统治。
康:
超越常模规范的人,以大多数人为正常的标准,超越常模规范的就会是异类。想要真正的自由就要有意志力为前提。有了意志力,行动就能和想法一致,人就会感觉到自由,我暂时的结论,不一定对。
北斗:
说他们不正常而已,而且很多精神病医生,真的羡慕精神人,说这是真正的自由。明白吧,历史上也没有精神病的概念,这个概念出现在17世纪的法国。
其实,这个是福柯考证过,比如在文艺复兴时期,癫狂不是理性的对立面,而且在莎士比亚的著作中,真理往往发自疯人之口,当时的观念,所谓的疯子是真理的象征。
在中世纪晚期,惩治疯人在一条无人船上,把疯子装到船上,送到海洋里任其漂泊,这是朝圣者的旅行,那个时候对精神病是防范不了的。
到了17世纪,人们关于癫狂的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17世纪,肆虐已久的麻风病突然在法国灭绝了,那么当时关麻风病人的空房空起来了,空出来了以后,这批房子怎么办?一看,那关精神病人吧,所以,这样一来,有什么问题呢,当时的1%的巴黎市民被囚禁起来,疯人与罪犯一样成了社会的敌人,是需要防范管制和改造的对象,就是一个偶然的原因。
而且在中国古代,似乎也很少有什么精神病的说法。根本就没有这个定义,当然在压抑的时代里,疯子或者还真是最幸福的人,因为他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而别的有理智的人,反而容易遭到杀戮,比如历史上的一些文字狱什么的。
这个要看历史的,说白了就是这么一回事,就是一开始什么叫理性,什么是非理性,一开始是没有限制的,因为麻风病治好了,房子空出来了,哪怎么办,总要把人关进去吧,那谁,精神病人吧,那谁是精神病,总得有点规定吧,这样一来把“精神病”这个概念炮制出来了。
所以,说精神病这个概念的产生,是历史的产物,你关精神病的那批人,本身就是精神病,因为为什么,你为什么把他关起来,你不是疯了吗(房子空出来就要关人吗),是你疯了,还是他疯了。
康:
意识过度压抑潜意识,就会出现类似分裂的状态,其实是重度抑郁,意识过度压抑潜意识,潜意识自己跑出来,
北斗:
所以,人类是,一群疯子和另一疯子而已。
后现代的哲学家,用这种思维来考虑。这种思维已经同我们今天正常思维不是一个概念了,从这个角度来谈,精神病患者倒可能是真正的正常人。理性人的反而是最非理性的。
康:
潜意识外显有两种,一种是意识过度压抑潜意识,潜意识自己跑出来,无法控制,就是病态的。另一种是潜意识自己活得较高的能量,成为一种类似意识的东西,就是直觉,前者不可控,后者可控。
北斗:
总之,都不正常,只表现出正常而已。
比如,尼采后期,他在自愿的流放中,写下惊世骇俗的著作,他那敏感的神经,时而被与世隔绝的痛苦感折磨得发狂,时而又被如潮汹涌的思想幸福得发狂,后来10年以后,他真的发狂了,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精神病患者。
如果从某些研从精神病的精神病学家的角度来看,尼采反而是最幸福的了,因为他达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彻底的自由,正常人无所体会和达到的世界,一旦达到了,它就不是正常人了,哈哈。所以,正常人反而向往这种不正常的自由世界了。
康:
不过也是我的理解,不一定对。
我也不太懂,这方面的书看的不多,精神分析学派把每个人都看成精神病人,我们科二老师说的,有三大流派,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
行为主义拿动物做实验,以动物的行为判断人的行为,精神分析学派把每个人都当成精神病人处理,认为都有心理问题,她比较喜欢人本主义,人本主义就是积极心理学,研究正常人。
北斗:
人很容易朝向某一方面的,比如有些有各种瘾的人,表现出了他比较痴迷的一面,比如看美女帅帅哥,疯狂的爱好,集邮,收藏艺术品等,这其实大多是一种失去理智把它给合法化了而已,也只是正常人看起来控制得还不错而已。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精神病人就不要试图去治疗他们,他们是真正的另一个世界,为什么还要想着去治疗他们呢,他们应该去治疗正常人啊。
所以,到现在为止,精神病人也基本上是无法治疗的,因为它本身也不是病,只是被正常人,或历史上的人,下了这个定义,给迫害了而已。
康:
说教育的话行为主义比较多,然后是精神分析,其实我还挺喜欢精神分析学派的,认知功能就属于精神分析学派,荣格是不是治好过精神分裂?
精神干预,不过说那个不是精神分裂,是重度抑郁。因为精神分裂是不会治好的,但他的病人都好转了,所以是重度抑郁。
北斗:
嗯,不过,我们认为精神病是无法治疗的,你说的可能是其它病。
因为我说了,逻辑上已经错了,你以正常人的思维,去治精神病,怎么治?当然,你是精神病了,你根本就不认为自己有病,治什么啊?恐怕你也没有资格去给精神病人去治了,这是个悖论。
所以,精神病是没法治疗的,只能正常人认为他们有病而已。
扯得远了,搞到精神病的问题上了。哈哈。我就说一下这个概念的来源,其实是一群人对少数不和他们一样的人的迫害。
你和“正常人”不太一样,就被“正常人”定义为有病了,或害怕你们这群人,就把你们关起来,自生自灭。其实是一种迫害。
所以,历史上形成了这样的精神病观念,延续至今,也无法治疗。
一:
很多精神病不是跟大部分“正常人”不一样,而是生活上有障碍,如果能够自己处理得很好,不融入正常人的社会,没问题,中国不流行这个,其实还好,我认为正常是因为掩盖了欲望,这点不对。
北斗:
那不能叫精神病吧,可能叫其它病为好。不好说,这个要和后现代哲学所表达的观点,区分开来。
是的,而所谓的“正常”可能是压抑为代价的。当然了,这也是后现代哲学里面可能想表达一种反抗的意识,就搞了这些东西,毕竟他们是小众,比如同性恋,福柯是同性恋这类人,他们也想要有正当的不受歧视和压迫的权利,他们更多是表达这些东西,从根上来剖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