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朋友把关于青春期孩子和家长的各种表现发到我微信上时,我忍不住鸡啄米似地连连点头,“太对了,太形象了,每个字,每种情绪,都很精准。”
朋友问我最近怎么没更文,我说都私密了,心太乱,写的东西没法见人。她大概猜出了我的窘境,非常贴心地发来很长一段文字,我细细对照自己的近况,实在是描写得太精准,看来这样的事不只我一个家长在经历,这样糟糕的情绪也不只有我在承受,这样想想,心略微轻松点。
“孩子青春期,家长的情绪表现:焦虑、无助、愤怒、崩溃、痛苦、纠结、内疚、自责各种情绪此起彼伏;
叫唤、催促、专制,批评、否定、打压、控制、鼓励各种手段层出不穷;
从而导致家庭环境沉闷、压抑、紧张……
青春期孩子的表现:屏蔽、烦躁、麻木、压力、逃离、厌学、沉迷手机各种状态源源不断。”
这就是我和我的家庭最近的真实写照。女儿在她的文章里写道:我和爸爸妈妈的学习及工作状态,都越来越好,除了弟弟,最近只要提到他和他的学习状态,我们全家都不开心,爸爸妈妈为了他付出了太多,可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不愿出来。
我感觉已经用了洪荒之力,而我和孩子之间的“战争”却一点点在升级,我感觉到了窒息。我一度怀疑是不是在医院抱错了,我的孩子怎么可能是这个德性,小学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孩子,怎么会变成这样,这巨大的落差,我实在无法接受。
朋友说:“青春期的孩子,往往存在外部压力过大,内部动力不足,殊不知,他们所面临的不仅仅是来自于学习的压力,同伴压力,还有身体发育所带来的压力。
而我们却常常以学习成绩论成败,过多地关注孩子的成绩,从而忽略了孩子的其他需求,因为学习问题与孩子矛盾重重,交流甚少,进而引发更多的亲子问题。”
是的,不可否认,我很注重成绩,导致这一年多以来,我和孩子之间摩擦不断,战火纷飞。细细思量,有时我也很强势,我不能接受孩子太弱的现实,却忽略了他真正的心理需求。
尤其是最近高考和中考成绩出来后,打开手机,就是各种状元事迹满天飞,满眼都是优秀的孩子,再看看自己的孩子,连划出了考试范围的历史都不愿意背,扔给我一句“我已经放弃了我自己”,我的世界轰然崩塌,暗无天日,我再也无心做任何事,更不要说用心写文。
能打败我的大概只有孩子,他的不思进取和自我放弃,让我看不到前路的方向和光亮。
朋友继续道:“我们一直用我们自以为是的方式爱着孩子,却没有真正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需求,我们打着“为你好”的幌子,任意控制打压否定他们所有的努力和付出。
我们对孩子的种种行为,很多都是自己的恐惧,不安全感、面子、预设、想象所带来的情绪问题,而从转嫁到了孩子身上,让他们承受着本不该承受的这一切。
我们总是容易在一段出现问题的亲密关系中,习惯性地找对方的原因,而忽略了自身存在的问题,直至找到根源,自我觉醒。”
感谢朋友的关心和劝慰,我不应该沉浸在这样失落伤心的情绪里无法自拔,出了问题,应该坦然面对,主动寻找对策,尽快尽早处理它。
每个睡不着的夜晚,我感觉我的心碎得不像样了,可每当黎明来临,我又不得不把它缝好,然后装作没事人一样,面对崭新的一天。
我不知道我的心还要碎多少次,才能迎来孩子的改变,但我缝补的技术会越来越好的。孩子的青春期,我的炼狱季,相信通过时间的磨合,和我不断学习,定会迎来我们的柳暗花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