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对于一个侦探小说的书迷,黄金时期的三大家的作品应该是必修课。在三大家中,就诡计和逻辑而言,我最爱卡尔 (J. D. Carr),喜爱奎因 (Ellery Queen) 也胜于阿婆 (Agatha Christie);在侦探主角上,我个人很受不了波洛的自负和他的心证推理,尽管我和他一样是个秩序强迫症。但阿婆作为其中唯一的女性,其笔触更加细腻,情节编排和推进在三大家之中是最为出色的;作为其代表作之一的波洛系列,可能很少有那种惊心动魄的探案场面,逻辑论述的严谨性也很难跟奎因相媲美,但长篇的对话、对心理状态的揣摩,不失精彩、优雅,数量丰富,可读性高,俨然经典。
赫尔克里 · 波洛 (Hercule Poirot),那位有着一颗滑稽的蛋型脑袋和笔直工整、保养得当的八字胡的「法国」——实为比利时——小个子侦探,除去他令人讨厌的自负之外,也有着相当大的人格魅力。如若他真的活在当世,跟他聊上一会儿天,应该会是很大的享受。
本文主要集结我个人对阿婆的波洛系列 33 部长篇作品的简短书评,不含剧透。推荐指数以五星为满分。评价主观,如有异议,欢迎赐教。
波洛系列的丛书,国内译出较全的有三套: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8 版的「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全集」(下称:贵州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年开始出版的「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推理系列」(下称:人民版)、新星出版社 2013 年开始出版的「午夜文库 · 大师系列: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下称:新星版)。我所阅读的大多是人民版的版本,不过本文列出的书名参考新星版的译法;对于个别译名有想法的,我也加注对比说明。
大卫 · 苏歇版「波洛」形象1. 斯泰尔斯庄园奇案 (The Mysterious Affair at Styles, 1920)
阿婆的处女作,比利时小个子波洛的初次登场。这部处女作中,阿婆日后的创作风格和模式初见端倪:半封闭空间(英式庄园)、人物架设(家族遗产争夺)、毒杀(士的宁)、黑斯廷斯上尉的第一人称视角……本作诡计一般,整体而言稍低于阿婆平均水准。
- 推荐指数:三星
2. 高尔夫球场命案 (Murder on the Links, 1923)
阿婆水准之作。前段波澜不惊,节奏不快;结局的反转比较惊人。推理逻辑站得住脚,波洛和吉罗的较量也给情节推进增色不少。最可爱的还是那位令人尊敬的、向往南美、对金发美人有种特别情愫的黑斯廷斯上尉,阿婆作为女性独有的那种细腻,使得与上尉相关的浪漫情节读起来令人舒心。
- 推荐指数:三星
3. 罗杰疑案 (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 1926)
阿婆三大奇书之一。叙事性诡计惊人,试验性、独创性俱佳,但也打破了古典推理的诫条,而侦探小说史上类似诡计的书有这样一本大概就够了。推理和缉凶的逻辑严密程度在阿婆著作中可以排进前五。但由于类型过于独特,不建议作为阿婆侦探小说的入门推荐。
- 推荐指数:五星
4. 四魔头 (The Big Four, 1927)
本作据说是阿婆短篇作品的连载、拼凑。情节推进感觉颇为混乱,整体的前后连贯性不佳。雷声大雨点小的犯罪集团、中国人角色、波洛诈死引蛇出洞、最后波洛(还剃了胡子乔装成虚构的自家弟弟)和黑斯廷斯直捣黄龙……这样的一团大杂烩,给我的感觉不是在读阿加莎,而是在读伊恩 · 弗莱明。
- 推荐指数:二星
5. 蓝色列车之谜 (The Mystery of the Blue Train, 1928)
没记错的话,本作是阿婆早期短篇作品《普利茅斯快车上的谋杀案》扩写而成的。故事情节的推进差强人意,逻辑严谨性毕竟也不是阿婆擅长的,尽管凶手身份一如既往地令人震惊。整体低于阿婆的平均水准。
- 推荐指数:二星
6. 悬崖山庄奇案 (Peril at End House, 1932)
庄园、淑女、海岸、悬崖、宴会……一切英式古典推理该有的元素一应俱全。第一次看到波洛仔细地列了一张表来缉凶,最被忽视的、最不可能的那一位就是凶手。本作的诡计是非常出色的,当然,没有人能瞒得过波洛老爹;其它各个小伏线也令整本书妙趣横生。
- 推荐指数:四星
7. 人性记录 (Lord Edgware Dies, 1933)
关于译名,曾看到过一句话,应该是豆瓣上的网友说的,称「阿婆的诸多小说都可以叫这个书名」,深以为然。原版书名为 Lord Edgare Dies,概因本作最后凶手一篇自白「人性记录」即冠以全名,记得自贵州版和人民版开始就是这个译名了。说实话,「人性记录」这名字太大,顶着这个名字来读这部作品反而有点摸不着头脑。
内容上,本作展示了假扮行凶的另一种可能,一个充满想象力的诡计。信件缺页、帕里斯的露馅等等都是极其精彩的设置,文笔叙述依旧流畅清晰。
- 推荐指数:四星
8. 东方快车谋杀案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1934)
阿婆三大奇书之一。本作属于在凶手的「范畴」上大做文章,红鲱鱼设置颇多、动机有力,波洛的断案逻辑也比较合理。同《罗杰疑案》一样,本作不该是「阿婆入门推荐作品」之一,但必须是「阿婆必读推荐作品」之一。
- 推荐指数:五星
9. 三幕悲剧 (Three-Act Tragedy, 1935)
几起命案是否是同一人连环作案所为?这是侦探小说一个典型的谜题。本作中,波洛审视着几起命案的联系,而最令人不解的是作案「动机 (motivation)」之谜。整体文风上,为营造「戏剧」氛围而作的努力稍有些过。作为基本动机的爱情本身凄美可鉴,阿婆对此也着墨颇多,但终未能有如《尼罗河上的惨案》一般的感化之效。"Killing Rehearsal" 似乎是本作仅存的最大亮点了。
- 推荐指数:三星
10. 云中命案 (Death in the Clouds, 1935)
本作是阿婆的封闭式空间谋杀(在飞机机舱内)的典型代表,也是阿婆逻辑比较严谨的一部作品。波洛抓住关键细节,圈定某(几)件物证锁定凶手,然后再通过与每一位嫌疑人交流,以查证动机、重建犯罪经过。这也是非常经典的波洛式「心证」探案流程。
- 推荐指数:四星
11. ABC 谋杀案 (The ABC Murders, 1936)
血腥的连环杀手并非阿婆笔下的常客,本作的确是「最不阿婆」的作品之一。切斯特顿早已指出,要隐藏一棵树,就得造一片林;要隐藏一具尸体,就得发动一场战争。阿婆笔下的连环杀手也并非偏执狂之流,而是聪明、理性但冷血的凶手。
整体而言,本作节奏适中,情节起伏跌宕,水准属中上流。只不过太过于华丽的方式和诡计,有一丝日式推理的刻意痕迹。
当然,穿插的「非来自黑斯廷斯上尉」的叙述有点意思,这不错的红鲱鱼,掩饰了上尉第一人称叙述的不足,也充满了画面感。
- 推荐指数:四星
12. 古墓之谜 (Murder in Mesopotamia, 1936)
关于译名,我总觉得,书名直译为「美索不达米亚之谜」就够了,「古墓之谜」太炫、太假,跟实际的案发现场基本八竿子打不着嘛。
手法上,本作是阿婆少有的密室案件,机械密室结合障眼法,令人眼前一亮。然而,「一分半钟」是不是显得有点久了?在文字阅读上体现不出来,在现实中发生就可能引起怀疑了。行凶动机合理,但凶手隐姓埋名藏匿多年这样的桥段看起来有点牵强、充满戏剧性。
- 推荐指数:四星
13. 底牌 (Cards on the Table, 1936)
在本作之前,阿婆应该说把常见的案件都写过了,本作无疑是一次非常规的试验:一位「活腻了」的外国土豪邀请四位嫌疑人——他们都疑似身上背负人命债——以及另外几位权威人物——当然包括我们的大侦探波洛——到自家中晚餐、游戏。晚宴上主人专门旁敲侧击、各个突破地暗示四位贵客隐藏的不可告人的过去;而后四人玩牌,主人自己服安眠药睡去,等待某人前来杀死自己,用生命留下一个谜给几位侦探。
这大胆的剧情架构,这疯狂的谋杀游戏,也确实是阿婆的风格。波洛没让我们失望,心证探案助他找到真凶。可惜,物证和逻辑一直是波洛的弱项(尽管波洛先生会大方地澄清他是不屑于去寻找物证的),本作最后居然用虚晃一枪的假证据迫使凶手自乱阵脚而露陷,不得不说实在称不上高明。
- 推荐指数:三星
14. 沉默的证人 (Dumb Witness, 1937)
本作再一次充斥着庄园、大家庭和毒杀等经典因素,总体质量相当于阿婆的平均水准。作为「沉默的证人」(也即:哑证人,dumb 原意为:哑的)的小狗鲍勃存在感一般,而在最后真相大白之前劝死者自尽并不是一位明智的侦探该有的举措。好在全篇叙事流畅清晰,凶手的身份也出人意料,反转合乎情理。
- 推荐指数:三星
15. 尼罗河上的惨案 (Death on the Nile, 1937)
Amor caecus est.
(爱是盲目的。)
本作是阿婆诸作中我的最爱。我不能说它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具有阿婆风格的。我少有地对凶手产生同情,此案中,波洛最后给个机会让凶手自我了断是十分感人的部分,尽管这样的行为我一贯并不赞同。
诡计上,此案属于对「不在场证明 (alibi)」做手脚的一类,侦破逻辑严谨,语言风格也很阿婆。只是真的为凶手感到扼腕:手法虽属高明,然而可操作性不够强,容易被目击到。一案三命,只有第一命是目标,接着再取的两命都是为了封口。尸体越多,破绽自然越多。若是最开始行凶没被碰见,那么对于此等诡计,想必聪明如波洛,最后也会束手无策,侦破不了。
- 推荐指数:五星
16. 死亡约会 (Appointment with the Death, 1938)
本作同样是经典的半封闭空间布局:一个大家族以及几位外人角色,几乎每个人都有杀死死者的动机。死者生前是暴君一般的女主人,几处奴役、凌虐子女的描写颇令人不安。整体来看,波洛的存在感并不强。故事地点在中东,和同时期的《古墓之谜》、《尼罗河上的惨案》一样有着浓厚的中东风情,应该是阿婆早年与丈夫在中东生活和经历的一种映射。
也基本是在这一时期,阿婆渐渐脱离了黑斯廷斯上尉的第一人称视角,更多地采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
- 推荐指数:三星
17. 波洛圣诞探案记 (Hercule Poirot's Christmas, 1938)
本作是阿婆为数不多的密室案件,这是加分项之一,密室的构造和解答都巧妙合理;章节如日记一般地按照时间顺序推进故事情节也比较引人入胜。只是,凶手的身份明显不符合解谜推理的规矩。
阿婆还是太英式、太内敛了,扉页宣称要呈现一起「血腥的」谋杀——因为作为毒杀女王的她一直被诟病不够血腥——此案所用的割喉手法大概是阿婆能触及的最血腥的手法了。然而气氛渲染上也欠缺力度,没法很好地利用「圣诞雪夜」这一噱头配合好密室割喉的惨烈。阿婆毕竟不是卡尔,哥特式黑暗风格不是她的特点,我个人还是更喜欢她其它优雅的谋杀案。但本作是一种企图超越自我的尝试,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 推荐指数:四星
18. H 庄园的一次午餐 (Say Cypress, 1940)
Anyone, who has never really loved, hasn't lived.
被告席上那位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几乎已经板上钉钉了,现在庭审的意义似乎都在于等待陪审团判其有罪、而法官阁下来宣布死刑了。然而大侦探波洛总会给我们制造惊喜的,他通过巧妙的举证推理,成功为嫌疑人洗刷冤屈,并指出了真凶。
本作在描写、情节推进和逻辑上均无可挑剔,波洛强势洗冤的那段也算跨进了「法庭派」领域;只不过在当年,可能因为同时期卡尔推出的那本《犹大之窗》珠玉在前,把这种类型的侦探小说的风头都抢尽了:《犹大之窗》的洗冤难度更大,法庭派的成分也更彻底,还是一个历史前十级别的机械密室。相比之下,阿婆这部作品也不失乐趣,可读性颇高;从法庭辩护那一段可以读出波洛运筹帷幄、见招拆招的本领。
关于译名,我认为,人民版的「柏棺」文艺内敛,贵州版和新星版的「H 庄园的一次午餐」写实而波澜不惊。
- 推荐指数:四星
19. 牙医谋杀案 (One, Two, Buckle my Shoe)
本作同样呈现了一起精彩的巧用不在场证明的犯罪案件。如若读者是抱着与阿婆智力较量的态度在阅读的话,最好是备好纸笔,从文字堆中记下时间点及其对应事件,自己梳理。对于被毁容的女尸,仅仅几笔带过,这同样算是阿婆内敛、不血腥的一点印证吧。情节在最后波洛指证凶手的那一刻推向最高潮,本作上升到一个伦理思辨的高度,波洛阐明了他态度:他由始至终维护正义,他关心的是每一个生灵。
- 推荐指数:四星
20. 阳光下的罪恶 (Evil Under the Sun, 1941)
本作或许是阿婆玩转不在场证明最好的一次,诡计精彩程度超群。人物关系设置上与《尼罗河上的惨案》有异曲同工之妙,本书提供的地图加上详细的文字叙述使得地理位置以及整个案情走向都十分清晰。关于海滨度假胜地的描写让人如临其境,十分舒适。
- 推荐指数:四星
21. 五只小猪 (Five Little Pigs, 1943)
「旧案重构」最能发挥波洛心证探案的本事了:一宗过去十多年的案件,凶手早已伏法,波洛受托为其强势洗冤,没有物证,只能凭借着与当年在场的五位嫌疑人的交流,从言语上发现蛛丝马迹、重组案情。某种程度上,这可以归结为文字游戏。即为文字游戏,那么我想,阅读英文原版可能会更有味道——
- "You and your damn women. "
- "It's too cruel. "
- "I'll see her packing."
- ...
当然,心证推理最致命的缺点即是:没有物证,纵使你得知真相,你也无法将真凶定罪。
作为阿婆中后期的作品,本作的情节、写作技巧和语言耐人寻味、很难挑剔,堪称炉火纯青级别了。
原版书名 Five Little Pigs 源自童谣——阿婆很多作品都有童谣的印迹(《无人生还》、《牙医谋杀案》、《花园疑案》等)。新星版书名如此直译,说实话有点让人不知所措。「哈?这是侦探小说?」相比之下,贵州版和人民版使用的意译「啤酒谋杀案」,个人觉得更合适一点。
- 推荐指数:五星
22. 空幻之屋 (The Hollow, 1946)
从人物设定和情节看,本作很像阿婆之前某奇书。波洛自己也纳闷:「……(凶案现场)感觉像舞台布景……」缉凶过程一波三折,凶手身份几度反转倒和奎因的《暹罗孪生之谜》有异曲同工之妙。最大的亮点可能还是在于——爱情。作为女性作家,阿婆关于男女之间的爱恋情仇的描写是出色的。一男三女,纠缠不清,终致不幸。
再说译名,英文原名 The Hollow 是凶案发生地那座邸宅的名称,贵州版和新星版的「空幻之屋」比较贴近,人民版的「空谷幽魂」有点不明所以。
- 推荐指数:三星
23. 致命遗产 (Taken at the Flood, 1948)
这又是一个大家族争夺遗产的故事。本作对于主线案件的定位似乎有点飘忽,前半部释放疑团稍多,最后的解答和消化显得吃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作可以看出阿婆塑造人物形象的文字功底,尤其是在刻画人物的丑恶嘴脸方面,透过语言和表情描写,文字间透出戏剧场景里那种对峙的张力,读者的情感很容易被带动,这真可谓臻于化境。
- 推荐指数:三星
24. 清洁女工之死 (Mrs. McGinty's Dead, 1952)
继《底牌》之后,侦探小说家奥利弗夫人再次出场,在阿婆后期的几部作品中,她某种程度上取代了黑斯廷斯上尉的角色,成为波洛能干的左右手。
本作也是波洛运用心理分析的典型案例。嫌疑人一句只有两个单词的话引起波洛注意,波洛分析这句话带有的心理特征而构建他 / 她可能的过去经历。整体来看,中规中矩。
- 推荐指数:三星
25. 葬礼之后 (After the Funeral, 1953)
本作是阿婆的波洛系列中晚期的作品了。此时案件都有了一定的套路或形式:存在一定的伪装(那个我们看到的 A 可能并不是真的 A);迷惑性的因果关系(P 发生后 Q 也紧接着发生,并不一定是 P 导致了 Q)。本作是阿婆把这两大红鲱鱼玩得非常顺手的一个例子,结尾也就能给人以惊奇的反转。凶手的基础动机,不外乎为财、为爱,或为复仇。本案中凶手转移注意力的手法水平不低,此属加分项。
- 推荐指数:三星
26. 山核桃大街谋杀案 (Hickory Dickory Dock, 1955)
「交谈,我的朋友。除了交谈还是交谈!」
从留学生公寓的几起离奇失窃案开始,波洛说他调查的行动方案就是和这些年轻朋友们不断交谈;终于,几宗命案接踵而至。一开始列出的那张小物品失窃清单就让读者很有解谜欲望,情节发展也是高潮迭起,逻辑严谨清晰。
- 推荐指数:四星
27. 死者的殿堂 (Dead Man's Folly, 1956)
本作高开低走。前面的铺陈十分诱人:节日活动里举行谋杀游戏,最后竟然假戏真做,真的出了人命,这个设定够赞吧。只是不知为何结尾那么潦草,令我感觉仿佛还没写完就戛然而止,说谋杀游戏的设计者奥利弗夫人受人误导、迷惑也显得很悬乎。整体质量不高于阿婆的平均水准。
- 推荐指数:二星
28. 鸽群中的猫 (Cat Among the Pigeons, 1959)
和《山核桃大街谋杀案》一样,本作也把背景设立在了校园中。阿婆后期有一个运用得较多的手法:一串命案,有可能是两个甚至多个凶手完成,需要侦探抽丝剥茧。本作语言一如既往的流畅优雅,人物塑造和刻画生动,在全书篇幅稍长与阿婆平均水平的前提下,读起来仍是一种享受。
- 推荐指数:四星
29. 怪钟疑案 (The Clocks, 1963)
本作开篇的序幕里,在一场离奇的遭遇中,一具不幸的尸体就被女主角发现了。凶案现场还留有一大堆钟表,莫名其妙地指向了同一个时刻。不得不说,这样劈头盖脸的开头很有卡尔的风格,应该也是阿婆各作品里出现尸体最早的其中一部吧。(想想她有些作品,读过三分之一连命案的边都没摸着……)
全书整体情节很紧凑,扣人心弦。阿婆把间谍活动带了进来,这应该也冷战时代背景的反映吧。她还借波洛之口饶有兴趣地发表了「侦探小说讲义」,这也是一大亮点。值得一提的是,人民版范白泉的译本,把人物名称译得非常中式,读起来反而有些不适应。
- 推荐指数:四星
30. 第三个女郎 (Third Girl, 1966)
波洛老了,他被一位委托人,本作的女主角无礼地直呼:「你太老了。」也正是这位委托人,她认为她可能犯下了命案,但是记不清过程究竟是怎么样的了。老当益壮而充满正义感的波洛决定追查到底。
后期的阿婆,在开头就能非常熟练地吊起读者的胃口,情节架构的想象力依旧惊人,解答也合理。只不过,顶替身份的桥段太老套了,我一直很好奇:在那年代,顶替或变换成另一个身份那么容易吗?
- 推荐指数:三星
31.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Hallowe'en Party, 1969)
本作隐约有卡尔式的哥特氛围影子:万圣节、仪式和祭品、希腊神话……十三岁虚荣女孩疑似因泄密而死,前后总共牵涉出五六条人命,这应该是阿婆作品中死于非命的人数最多的一次了吧?逻辑链条较为严谨,文笔老到。波洛系列后期的常客,爱吃苹果的奥利弗夫人——大侦探旁边那些忠诚的、智商不算高的、用作陪衬以启迪大侦探的角色们——总是那么可爱。
- 推荐指数:五星
32. 大象的证词 (Elephants Can Remember, 1972)
本作在阿婆诸多作品中属于篇幅较小的,但薄薄一本,读起来十分精彩,环环相扣,案件的逻辑链条相对完整。实际上,本作才是阿婆写的波洛系列的最后一本。波洛再次受托去探明一起旧案。在书中,感觉凶案的情节被弱化了,更像是在拼凑一个完整的故事,有疑无案。文字间更多地体现了一种脉脉温情和人文主义关怀,读起来有一股别样的暖意。
另外,我个人的笑点可能比较奇怪,当我读到两位法国家庭教师的昵称「玛蒂」和「泽莉」原来是拆自 "Mademoiselle" 这个单词的头尾时,我感觉被狠狠地幽了一默啊……
- 推荐指数:四星
33. 帷幕 (Curtain: Poirot's Last Case, 1975)
《帷幕》是赫尔克里 · 波洛的最后一案,这位大侦探在破案此案后也寿终正寝、去往天国。在 1976 年本作出版后,《纽约时报》刊登了波洛的讣告,这是该报破天荒头一次为一位虚拟的文学人物刊出讣告。
在阿婆的官网上,能见到这么一句话:
The most important point to note is - make sure you read Curtain last. ... Otherwise, it's possible to read the Poirot books in any order...
(最重要的是,把《帷幕》放到最后再读……其它的波洛系列作品,阅读顺序则无关紧要……)
实际上,本作是阿婆于 1944 年完稿的作品,作为给她女儿的礼物被封存起来。三十余年后阿婆仙逝之际,本作随之出版。世间再无波洛。
从哪里开始就从哪里结束。波洛又回到斯泰尔斯庄园,这里被改成旅馆了,黑斯廷斯上尉也回归了,带着他亭亭玉立的小女儿。在这最后一案里,波洛遇见他职业生涯中最强大、最让人头疼的一个对手,他 / 她如此聪明,如此功于心计,又如此深藏不露。波洛得用尽一切方法逮住他 / 她。
这原本就是非常规的一部作品,阿婆也成功地为波洛塑造了一个强大的对手。尽管我认为,如若在之前的作品中也穿插引入这位十恶不赦的大反派,让波洛除了薇拉 · 罗萨科娃伯爵夫人之外,还惦念着这么一个对手,那么在这最后一案中除去他,将会是更伟大的胜利。可惜,波洛是从不失手的,可能正因如此,这位反派没能在波洛之前的案件中留下身影。当然,这一次,这最后一次,波洛也不算失手。
和奎因的哲瑞 · 雷恩 (Drury Lane) 一样,英雄迟暮,波洛,「把自己交到上帝的手里」。
- 推荐指数:五星
2017年9月16日17:46:5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