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帅的第一本书是《猜猜我有多爱你》,买回来后,我立马把这本仅有十四页的书翻看了一遍。书的主要内容是晚上睡觉前小兔子和大兔子的对话,他们向对方描述自己有多么爱对方。
![](https://img.haomeiwen.com/i7160889/b72d646b09434807.jpg)
小兔子想了很多办法来诉说自己对大兔子的爱。他借助自己身体的长度、倒立和跳跃的高度,远方的小路,高高的天空和月亮,来告诉大兔子自己有多爱他。
可是大兔子总能想到办法表达更多的爱,这让小兔子羡慕不已。最后困意袭来,小兔子在大兔子怀抱里进入了梦乡。
作为一个刚上任不久的妈妈,读完之后,感动于书中温馨的画面和情节,继而陷入了思考:每个人,小孩和大人,情侣和夫妻,老师和学生都把“爱”挂在嘴边,“爱”贯穿了人的一生,也是我们生命的意义所在。可是,“爱”是什么呢?“我爱你”这句话的真假又如何辨别呢?“爱”的程度又如何衡量和比较呢?这本书其实很深奥呀。
百度了一下“爱”的定义:
爱,是指人主动或自觉地以自己或某种方式,珍重、呵护或满足他人无法独立实现的某种人性需求,包括思想意识、精神体验、行为状态、物质需求等。
爱的基础是尊重。爱的本质是无条件地给予,而非索取和得到。
所以,爱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的情感,是人对人或人对某个事物的深挚感情。这种感情所持续的过程也就是爱的过程。
根据我这27年来的经验,爱可以是任何东西,可以是让你感觉幸福的,也可能给你带来痛苦的。
家人为你做的每一顿饭,每一件衣服,爱人给你买的每一件礼物,说的每一句情话和赞美都是爱的体现。
在你年幼无知的时候,你的老师和父母的严厉的批评教育甚至体罚是不是一种令人痛苦的事情呢?但是,这也是“出于爱”的行为啊。
甚至对于喜欢安静的人来说,不打扰也是一种爱。
如果爱是无条件的付出,现在的我做不到。我也不相信,谁会发自内心地对我做到。如果爱是感情持续的过程,那么当感情结束后爱是不是就消失了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7160889/77746d1a7f791581.jpg)
最初我们体会到爱,是因为心中的那份匮乏和渴望被满足产生的愉快的感觉。比如对食物和安全的需要,对陪伴的需要,对关注和支持的渴望。
而当这一切都被满足,这种感觉就会慢慢减弱。这时爱仿佛已经离我们远去了,或者是永远的停留在发生的那个时刻,封存在记忆中,很难被再次唤起了。
爱像一切事物,还没拥有或者长时间缺乏的时候,你会觉得它很美好。一旦拥有了,好像便不如以前珍贵。拥有的越多,时间约长,这种珍贵性就越低。 这是边际效益递减规律。
所以变弱的不是爱,而是珍贵的感觉。
如果爱是一件极其主观的事情,而人的想法和感受无不在变化之中,爱便不是永生不灭的。又或许爱并没有消失,也不能以感觉断有无,只是换了另一种存在形式——信任和支持。
爱是不可捉摸的。你可以轻易的说出你的爱,但别人不能通过一句话判断这是真是假,只能观察你长时间的所作所为来验证。也许付出多了,假爱也成了真爱。
爱不像金钱和时间能用数字精确直观地记录下来,比较大小长短。
当你很爱很爱一个人的时候,也许,你会想把这种感觉描述出来。可是,就像大兔子和小兔子发现的那样:爱,实在不是一件容易衡量的事情。
令人疑惑的爱啊。只有此时此刻体会自己的内心,用行动去证明,或许有一天能够领悟爱的真谛。
![](https://img.haomeiwen.com/i7160889/62f557df7fa3a5c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