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城有一口井,只有在中午12时和半夜12时,打上来的水才是甜的。其他任何时候,打上来的水都是苦涩的。因此而得名“子午井”。这口井在哪里呢?
清代著名学者,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昀(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这口神奇的井。
在该笔记之卷七“如是我闻(一)”中的第五则写道:虎坊桥西一宅,南皮张公子畏故居也,今刘云房副宪居之。中有一井,子午二时汲则甘,馀时则否,其理莫明。或曰:“阴起午中,阳生子半,与地气应也”。然元气昆仑,充满大地,何他井不与地气应,此井独应乎?西土最讲格物学,《职方外纪》载其地有水一日十二潮,与晷漏不差秒忽。有欲穷其理者,构庐水侧,昼夜测之,迄不能喻,至恚而自沈。此井抑亦是此类耳!
这口神奇的“子午井”,如今就在位于西城区(原宣武区)虎坊桥西侧的“北京湖广会馆”内。纪晓岚在其笔记中记载此井、此事,说明这口井在乾隆时期就已经很有名了。
下图:“北京湖广会馆”影壁,湖广会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原宣武区)虎坊桥西,1986年重修,历时10年完工,于1996年5月对外开放。

下图:北京“湖广会馆”东门,也是“北京戏曲博物馆”的正门。

下图、从这座月亮门外,就能看到“子午井”的汉白玉井口了。

下图:文昌阁 (现已辟为“北京戏曲博物馆”)
文昌阁在湖广会馆的后部,阁前台阶下正中有一口井,名“子午井”,口径约2尺,深有7丈余。井台周以护栏,刻有铭文,傅岳芬撰序,记述了子午井的名称来源。子午井是“北京戏曲博物馆”(湖广会馆)中的重要的古迹。
民国32年(公元1943年),湖广会馆董事长吴子昂、董事石荩年等重新疏浚了这口井,每日逢子午时,清泉上涌,甘洌异于平时。他们刻石为栏保护此井,吴子昂于井圈上篆书“子午井”三字,字迹犹存。 现在此井已无水、停用。

下图:子午井 汉白玉井口
“子午井”于上世纪70年代期间被填平,并在上面盖起了小房,井口被挪到不远处,砌渗水池用。1986年至1996年修复湖广会馆时,此井的汉白玉高井台是重修时新砌的。
铭文为: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此井“子午二时汲则甘,余时则否,其理莫名”。故名:“子午井”。

附件一
《阅微草堂笔记》简介
《阅微草堂笔记》,清 纪昀著,是五种笔记小说的合集。分《滦阳消夏录》六卷、《如是我闻》四卷、《槐西杂志》四卷、《姑妄听之》四卷及《滦阳续录》六卷。是纪昀(纪晓岚)在清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至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年间陆续写成的。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由纪昀门人盛时彦合刊印行。
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河间府献县崔尔庄(今河北省沧县)人。生于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六月,卒于清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二月,历仕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谥号文达,世称文达公。
《阅微草堂笔记》的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边地景物,诗词文章,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纪昀仕途顺利,他写此书的指导思想是“大旨不乖于风教”,采用六朝志怪的笔法,叙述简淡,不作细节描写,不求文辞华美,与《聊斋志异》的描摹细腻、委曲动人大异其趣。
下图、纪晓岚故居,在“湖广会馆”东边约300米处。参观“湖广会馆”后,可向东沿“两广路”步行约5分钟,路北侧灰色砖砌建筑即是。
纪晓岚故居正门,原有院门因道路展宽时已拆除,这是第二进院落的房间。

下图、纪晓岚故居门外有一架古藤,为纪晓岚亲手所植,至今已有200多年树龄。古藤原在院内,因展宽“两广路”,原有纪晓岚故居院门被拆除,所以现在在路边即可看到此古藤。藤下有汉白玉石碑一通,碑文为:《紫藤碑记》。(全文见附件三)

附件二
北京湖广会馆 简介
北京湖广会馆坐落于北京市西城区(原宣武区)虎坊桥西,始建于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重修,并增建戏楼。两百多年的沧桑岁月,赋予了它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历史上朝廷重臣:纪晓岚、曾国藩,梨园泰斗:谭鑫培、余叔岩、梅兰芳,还有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都曾在此留下足迹。
湖广会馆,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原是私宅,前后数易其主,最后由叶名沣将该住宅捐作湖广会馆,几经扩建,它逐渐成为一处京城名流会聚的地方。主要建筑有乡贤祠、文昌阁、宝善堂、楚畹堂、风雨怀人馆、戏楼等。湖广会馆戏楼,位于该馆正院之前,建于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为两湖同乡集会、公宴之地。民国以后,谭鑫培、余叔岩、梅兰芳等诸名伶皆曾在此演出过。湖广会馆最具有历史意义的政治活动,当属1912年8月25日至9月15日,孙中山先生先后5次莅临湖广会馆,并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说,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盛况空前。而且,孙中山先生在此主持了中国同盟会等5个团体的合并大会,宣告中国国民党成立,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湖广会馆,是国民党的诞生地,也是孙中山先生建党的重要纪念地之一。
湖广会馆装修典雅,古色古香。舞台天幕为黄色金丝缎绣制的五彩龙凤戏珠、牡丹、蝙蝠、如意吉祥图案,极具特色。大戏楼分上下两层,能容纳260人,二层由包厢式看楼环拱,共设十二个包厢。看池及包厢中均设置仿古硬木家具,供贵宾在这里品茗赏戏,凭添高贵之感,提供中英文字幕及日语同声翻译耳机等服务项目。每晚由北京京剧院著名京剧演员在此演出。在古戏楼内可欣赏原汁原味的戏曲精品剧目,体验老北京戏楼独特的文化氛围。
附件三
紫藤碑记
此株紫藤系清乾隆年翰林院侍读大学士礼部尚书纪昀(字晓岚)亲植,至今已越二百余载。虽植藤人早已驾鹤,紫藤萝岁过垂暮,然老根赖有新枝发,古藤盎然生机在。每年五、六月间,但见架下绿茵葱郁,紫花如云,与纪氏《阅微草堂笔记》所述“其荫覆院,其蔓旁引,紫云垂地,香气袭人”无二。
人民艺术家老舍生前曾多顾晋阳,品晋风,赏紫藤,曾留七绝一首:“驼峰熊掌岂堪夸,猫耳拨鱼实且华。四座风香春几许,庭前十丈紫藤花。
二零零一年广安大街拓宽,工程至此道路南曲十余米,留老店晋阳,让古藤阅世,幸矣德哉。
宫常 壬午秋
关于湖广会馆,详见本博客专文。
交通:乘坐7、14、15、23、24、66、70、102、603路公交车在“虎坊桥路口南”站下车。
乘坐5、6、48、57、70、687、特5路公交车在“虎坊桥路口西”站下车。
门票:20元 / 人
2011-03-11 20:16 发表
2014.06.05 阅读 353
2014.11.09 阅读 438
2018.12.31 阅读(1027)| 评论(5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