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淡影

作者: 三顾频烦天下计 | 来源:发表于2018-12-25 08:20 被阅读34次

高三的时候在作文素材上看到了石黑一雄的《远山淡影》的简介,一直想找来看看。终于在最近有了时间,有幸拜读。

读完《远山淡影》后,脑海里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尽管作者叙述了"我"回忆起一件久远的往事,在主人公"我"的叙述和思考中提供了直观外的线索,但那也只是片断的内容,就连那件往事也是,此时此刻也是。于是,合上书,我仿佛置身于一片茫茫的原野,那里绿草如茵,陆离的花丛从我的脚下延伸,从平缓的丘陵背面一直到画卷的最远端,那里崇山叠岭,高高的杉木从整齐的树林里突兀一个尖角,就像传统建筑的屋顶上的翼角,一切笼罩在一层灰色的氤氲之下,宛如阆苑仙境。造成这种错觉抑或说是遐想的原因恰是山隐去了其形体,而留下简单的轮廓与淡淡的影子,空白处自然的会由想象力来填充。

作者是以第一人称写作,但也只局限于"我"的范围,这就意味着,叙述的角度不超过"我",没有多余的旁白(当然不可能完全没有,但极少)与心理分析,仅有的猜测与所思同样拘于纯粹的"我"之内;其次,作者及"我"只着眼于眼前看到的、发生的和回忆的,而这些事没有来龙去脉,于是,就造成一个不完整的印象,就像不断延绵的山脊被画卷两端突然的拦腰折断;最后,尽管印象是不完整的,但作者有意提供断断续续的线索并让它们产生联系,让空白不是那么的空白,而是留下浅浅的灰色,正如到小说结束为止,对于景子是这个人的印象都是残缺近乎了无的,但相较于小说肇始——只告诉了景子的自缢以及纯日本血统——我们慢慢了解到了,景子名字的由来、景子的出身、早年的生活环境、以及她音域的性格等,景子便是这远山淡影,空白处则是她为什么要自缢。之外,还有"我"、长崎的阴影和万里子的去向一并构成了漶漫的群山远景。因此,我十分的佩服作者的自制力与忍痛割爱的决心。

比较有意思的是,作者从一开始就提到景子的死却不打算描写这件事对"我"内心造成如何巨大的波澜,转而回忆起有相似命运的佐知子,而通过佐知子的冷漠映射了"我"的冷漠,直到最后尽管感情有了起伏,在景子曾经的房间流连,但仍然能够感受到"我"身上的冷漠,于是浅层的冷漠与深层冷漠、现在与过去构成了画卷里的近景清晰与远景模糊的照片聚焦后的效果。另外小说中的每次对话总是会在某一句话上重复几遍,就像荡漾在旷谷间的回音,加深了距离感,从而在声音上也加强了淡薄感。

景子,你还好吗?

相关文章

  • 《远山淡影》

    黑石一雄是1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据说今年取消诺贝尔文学奖了照例心疼村上春树两秒,陪跑机会就没有了。 选择远...

  • 《远山淡影》

    石黑一雄说:“我喜欢回忆,是因为回忆是我们审视生活的过滤器。回忆模糊不清,就给自我欺骗提供了机会。作为一个...

  • 远山淡影

    我们说的小湖,它恬静悠然,值得所有美好的比喻; 而你经过我时,花香淡淡萦绕,夜色温柔如水; 我们所有的情愫,犹如轻...

  • 远山淡影!

  • 《远山淡影》

    去年买了石黑一雄的这套书,共4本,只在年初的时候读了《远山淡影》。在这之前从来没看过他的其他作品,也没听说过这个名...

  • 远山淡影

    去年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获诺贝尔文学奖奖,就看了他的处女作《远山淡影》,不过一直没读完。平淡无奇的笔墨,零零散散的...

  • 远山淡影

    One. 低矮的山坡,绿色的田野,以及点缀其中的艳丽花朵,映入眼底的这一切都带着无法抹去的熟悉感。这一带的土地都属...

  • 远山淡影

    回忆模糊不清,就给自我欺骗提供了机会。 ――石黑一雄

  • 《远山淡影》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出来后在知乎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其中最有代表的还挺诙谐话题是,如何在诺贝尔落选后安慰山上...

  • 远山淡影

    故事里的女主人公悦子寡居于英国,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景子是日本血统,小女儿妮基则是与英国丈夫生的日英混血儿。故事就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远山淡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wdx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