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尊让莒县成为中国文字发源地
万物生长靠太阳,人类文明沐浴着阳光诞生,述说着每一个千年的传奇。
老家莒县是块古老的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莒文化:三千年古国,四千年银杏,五千年文化。五六十年前,一场暴雨将离我家五公里之余的陵阳河遗址“洗”了一遍,随后三个炮弹形状的大口尊(灰陶尊)重见天日。大口尊上刻画的“图象文字”被认定为比甲骨文更早的原始文字,中国文明史随之被上推1000余年,莒县也名副其实地成为中国文字“发源地”。
追根溯源,来到日照这座享有“日出初光先照”之称的城市,一股厚重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走进莒县博物馆“文明曙光”展厅,聆听着讲解、品读着历史,仿佛自己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惊艳传奇的年代。
一进展馆,映入眼帘的便是陈列着十几个形似炮弹的灰陶大口尊,上面刻画的陶文,被专家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这些灰陶大口尊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艺术价值,从莒县博物馆众多件馆藏文物中脱颖而出,被推选为“镇馆之宝”,成为游客参馆必看之物。
大口尊由夹砂灰陶制作而成,侈口,口沿外折,深直腹,下部渐收成尖底。胎骨坚硬,器形硕大,其中一件尊高60厘米,口径30厘米,壁厚3厘米重量28000克,器腹上部刻有“日月山”象形文字符号,是国家一级文物。
象形文字又叫“表形文字”,是最初阶段的文字,以物体的形象为基础,每一个字都摹拟物体的形象,以此来代表这个物体。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出土后近二十年的大口尊,在1969年被展出于国家举办的出土文物展会,引起了广泛关注。当时众多教授及古文字学家纷纷撰文,诠释“炮弹”上的图画,释“日月山”图案为“旦”字,此外“斧”为“钺”,“锛”为“金”,这些“炮弹”也是在这之后有了正式的名字——大口尊。1977年,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古文字学家唐兰先生又在《光明日报》发表题为《从大汶口文化陶器文字看我国最早的文化年代》的论文,肯定了陶文为原始文字。
2011年,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的大口尊原始文字“日月山”被选入中学《中国历史》课本第七册。
1960年至1979年,莒县陵阳河遗址、大朱家村遗址、杭头遗址出土的十几个大口尊上发现陶文20余个,此后,在1000多公里以外的安徽省蒙城尉迟寺,也发现了类似的陶文符号。从陶文刻在大口尊上的统一部位,字体工整严谨和当时不同地点而发现相同的陶文来分析,它应是继先文字阶段的结绳刻本、图画记事而进入摹拟物体形象概念的符号,它是伴随着实际生产应用产生的,这说明了当时的陶文经历了漫长的肇始期、发展期,已经趋于成熟,且为分布区域广、部落数量多的群体所熟悉和使用。
共出土带刻划符号的大口尊有30余例,完整器(含经修复)20余件,主要集中于山东莒县和安徽蒙城两地。
每一个符号都是文化的传承,每一个文字都是生命的延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