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说一说近来颇受关注的生物学思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让我们先来看作为学科的生物学思维是怎样的。
教育部制定的国家课程标准中关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内容的阐述,是从四个方面来展开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其中生命观念的定义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人们经过实证后的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事件和现象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
生命观念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新课标列出了几个重要的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
面对众多生命观念,众多研究者对比做出自己的总结。“高中生物课程需要予以落实的生命观念可以概括为系统观、进化观、生态观三大观念。系统观——生命是系统,是“活”系统,统领结构、功能等概念;进化观——时间轴上看生命,追溯生命的源头与历史,解答生命为什么是这样;生态观——空间轴上看生命,生命在哪里,它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谭永平在其一篇名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外延与整体性》的论文中这样写道。
对于生物学思维,浙江大学王立铭教授作过一段生动的论述:假如有一片草地,阳光充足,水源丰沛,你是一个放羊少年,你有几只公羊和几只母羊。你每天的职责就是放羊,目标是让它们发展为一个羊群。你每天都很尽职尽责,你能确定会得到一个羊群。但是显然,你不能决定羊群每年生多少小羊,谁是其中的领头羊,何时羊群会自然分开,等等。也就是说,在诸多物质存在的情况下,在多重相互关系的复杂作用下,一个群体必然会出现自组织,规律也会自然产生。到那时,羊群的复杂程度会涌现出来,这就是生物学思维。
在其著作《生物学思维》中,他把生物学思维提炼成一个简单的公式:
生物学思维公式而说到生物学思维的运用,就不得不提瞬息万变同时又给我们带来显著切身影响的商业领域。
马化腾曾在一封公开信中提出创造生物型组织的“灰度法则”,要像允许进化中的变异一样,允许“不完美”。
其实,不只马化腾,张一鸣、傅盛、王小川等一众互联网一线创业者都是生物学思维的痴迷者和坚定实践者,王小川甚至表示,正是生物学思维让搜狗活到今天。
北京大学教授陈春花在最近的文章中分析管理时写到,互联技术的出现,以及更加巨大的变革与冲突,导致不确定性增加,人们越来越觉得无法获得“稳态”。无疑需要一个更加广泛的视野,更加互动的关联以及更加开放的格局,这更类似于一个“生态系统”的逻辑,复杂、多元、自组织以及演进与共生。
傅盛谈到生物学的影响,将生物学的思维模型给他带来的思考启示总结为四点:混沌,理性,过程,反脆弱。
那么,为什么一众商业大佬如此推崇生物学呢?
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胡霁对此表示,生物学归根到底,研究的是生命在一个沉寂的物理世界中,如何从0到1诞生出来;在变化无常的自然环境中,在越来越复杂的生态系统中,生命又是如何生存乃至进化的。
而在市场中,最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同样是企业如何从无到有地诞生,如何去生存、竞争和演化。从这个角度看,生物学和商学,其底层逻辑是一致的。
其实生物学思维在其他领域同样能够带给我们诸多启示,我们人类本身就是生命的存在、就处于生物学进程当中。
既然生物学思维如此重要,就让我们搬好小板凳,一起认真学起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