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剂学 总论 总序
配伍 是方剂的灵魂。
中医注重“理,法,方,药”。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方以药成。
不能单纯用西医思维看病,如尿频尿急尿痛,伴随手足冰冷,怕冷等症状,三金片/八正等中成药越吃越重,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症状缓解。最后用至附子60g病人觉特别舒服。
二、方剂学发展史
伊尹,以味说天下,厨师,酸辣粉例子,辛能散,酸能收
黄帝内经 十三方 方剂学基础 半夏秫米汤
半夏,和胃降逆,针对痰饮内阻,胃气不和的失眠。
四乌贼骨(海瞟销)一芦茹(茜草)丸-妇科出血病症。(固冲汤)
三、方剂与辨证论治
汗法不仅治表证,也可以治里证。治寒凝血脉的骨关节病,肩背痛,胸痹等病症。
汗吐下--攻邪三法
吐法,
四、方剂的组成
君:治疗主病,主症的药物
臣:助君药治疗主病,主症,或治疗兼症的药物
佐:①佐助药:辅助君、臣药(增效)
②佐制药:制约君、臣药的弊端(减毒)
③反佐药:1.引经药(胆经-柴胡、川芎;眉棱骨痛-白芷;巅顶痛+恶心 呕吐-肝经-吴茱萸、藁本;后头痛-羌活) 2.调和诸药:甘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