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抛却美貌和才气不谈,林黛玉凭什么一出场就能抓住读者的心?

抛却美貌和才气不谈,林黛玉凭什么一出场就能抓住读者的心?

作者: 语过添晴sunny323 | 来源:发表于2022-09-17 15:50 被阅读0次

记得曾经看到鲍鹏山教授的一段话,他说女人的魅力在于天真单纯,而男人的吸引力却来自于饱经风霜的磨练。我深以为然。

上《林黛玉进贾府》这课之时,我发现很多学生喜欢林黛玉,原因也五花八门。主流的归纳一下,很大一部分是林长得漂亮,然后再深刻一点的是林有才华,也有很少一部分是林知书达理。这果然验证了当今时代是颜值当先的年代。

但是我想说的是当今时代是一个发现自我、展示自我、价值自我、提升自我、再创自我的时代,你有没有发现“真我”就是大美?当下我想说、这个真实自然、单纯敏感、有礼有节、谨言慎行的林妹妹本身就很美,又何需美貌、才华加持?

接下来,我们就《林黛玉进贾府》这个小说选段,忽略容貌和才华,来看看这个林妹妹如何真、如何美。

初见贾母之时。贾母一见黛玉,疼爱得不得了,“一把楼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黛玉也哭个不住”,并不计较礼节,可是待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还是补行了拜见之礼。黛玉第一次见祖母就如此亲近,当是她明白贾母那种因思念亡女、爱怜孙女而悲中有喜、且喜且悲的复杂吧!这哭不是装,是见了见亲人之后的情不自禁。面对同辈迎春三姐妹,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礼数周到,她虽悲不自胜,依然能从容应对众人疑问,娓娓道来,不失风范。

王熙凤出场时,黛玉心里觉得她“放诞无礼”,只是不说,还“连忙起身接见”。这说明她有涵养。贾母说:“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她知道贾母可以开玩笑,自己却不能随便,于是,“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是知分寸。如此知礼节,懂进退,不卑不亢,不是光聪明就能办到,是得有相当涵养才能办到的。

去拜见两个舅舅。贾政没有出来见面,只是让人回话,因为回的是大舅舅的话,“黛玉忙站起来,一一听了”恭肃严谨如此,我们可以看到小姑娘的懂事、有规矩。邢夫人苦留她吃晚饭,黛玉笑着推辞:“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此处不仅表明了黛玉对刑夫人的尊敬与感激,还表明了黛玉的顾全大局,说明她为人处世周到细心。这期间有两次让座描写,无论在王夫人处,还是在贾母处,黛玉都十分小心,总是“度”其再三,方才落座。这足以表明她是一个非常细心,决不轻易行事的姑娘。还有王夫人告诫黛玉自己有一个“孽根祸胎”“不敢沾染”后,黛玉“因陪笑道:“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虽极憨顽,说在姊妹情中极好的。况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去沾惹之理”,黛玉如此回答,滴水不漏,既委婉地消除了王夫人的忧虑,又表现出了对宝玉的尊重,她的心思镇密、聪慧灵秀可见一斑。

回到贾母处晚饭,黛玉入座时再三谦让,吃饭时她小心观察,跟着漱口,跟着吃茶。对于只有十几岁的小姑娘来说,实在不容易,看得出她的早熟、细心和在意。

饭后家人闲聊。贾母问黛玉读书的事,“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这之后当宝玉再问她可曾读书时,黛玉只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可见黛玉已经意识到先前实话实说有不谦之嫌,马上刻意口。黛玉的言谈举止,表明她的人事敏感度极高,教养也非同一般,不会为了凸显自我,而不顾他人感受,这是对别人的善意,更是自我教养的体现。

宝黛相见是这个选段内容的小高潮。王夫人的告诫在前,宝黛相见时作者通过黛玉的眼详细地描写了贾宝玉的高颜值,由此可大胆理解,林妹妹也是对宝玉出色容貌赞美的,她有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但同时她也有自己清晰的思考和判断。感性柔弱之下,小姑娘也有对周边世界并不浅薄的认识。

综上,不管你觉得林妹妹美不美,我都认为林妹妹因为真所以美!不论才貌,她多情又敏感;她聪慧又善良;她单纯又丰富,她细心又谨慎。她的美是饱含真情;她的美是知礼有节;她的美是聪慧灵秀。如此妙人和美人怎能不爱?

好了,今天分享就到这里。明天我们接着梳理下一课《祝福》。最后欢迎你留言、评论、转发、收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抛却美貌和才气不谈,林黛玉凭什么一出场就能抓住读者的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wheortx.html